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教育部: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2024年达到每人每年600元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2023-08-30 17:26
凡是以前高于国家标准的不得降低。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学前教育法草案提请审议受到广泛关注。8月30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景称,公办园经费的国家基本标准正式出台,各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原则上应于2024年达到每人每年600元,统一了口径和标准,明确了完成时限。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刘景表示,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国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保障程度。


从财政投入方面看,刘景介绍,“十三五”以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各级教育中增幅是最快的,年均增幅达到14.8%,是基础教育年均增幅的2倍。从学前教育自身来看,生均投入水平也几乎翻了一番。


从政策举措上看,实现从无到有,明确财政拨款标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各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原则上应于2024年达到每人每年600元”。在该文件印发之前,各地是有标准的,但是标准不一、口径不一。《意见》印发之后,标志着公办园的国家基本标准正式出台,而且统一了口径,统一了标准,明确了完成的时限。同时,要求凡是以前高于国家标准的不得降低。“这将非常有力地保障公办园的基本运转,确保稳定、可持续的经费来源。”


同时,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来支持和引导地方新建改扩建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不断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着力破解“入园难”的问题。支持地方巩固幼儿资助制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能够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此外,坚持公益属性,加强收费管理。“我们积极指导各地完善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政策,引导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根据实际的办园成本、市场的供需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遏制过高收费。”刘景称。


刘景表示,接下来,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人口发展的态势,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以及财政拨款制度,在健全学前教育拨款、资助、收费三位一体的经费投入机制上持续下功夫,努力减轻家庭养育教育负担,改善办园条件,促进学前教育的优质普惠发展。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报告解读|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落地?
时事
“山东部分区域免费上幼儿园”?教育部门回应
新京号
天津市滨海新区等301个县新增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教育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教育部: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合理
第一看点
学前教育法明年六一实施,教育部: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教育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增进民生福祉”系列新闻发布会——基础教育专场
新京号
北京市教委: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教育
在“未来之城”寻找未来教育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