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文化守护者:跑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新京报 编辑 王言虎
2023-08-29 21:03
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复刻我们每个人的家国记忆,这份使命和责任,都让文化守护者初心不改、步履不停。


千年文化根植于时光脉络,足以让一座城市自带光环。


北京,既代表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也是两千多万人口日常生活的家园。三千多年的建城史、870年的建都史,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层层叠叠,共同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岁月,也让北京城拥有了独特的古都风韵。


流淌千年的文化,就是城市的根和魂。文化传承,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文化守护者就扮演着接力者的角色。他们修缮文物、破译传统的密码,他们传承古老技艺、演绎京味文化,他们摹画建筑、留住古都风貌……


给漆棺“看病”的文物医生何秋菊,花费六年时间,努力让埋藏地下近500年的明代棺椁重见天日。在贴回棺椁漆皮时,她不用省事的现代胶,仍坚持用漆修复,“漆千年不腐,等我们修完了,还能再保千年”。这既是对古代文物负责,也是为未来后世考虑。


▲8月17日,何秋菊正在做漆画碎片的回贴固定工作。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摄


如果说,文物能让我们触手可及地感受历史,那么,现代都市中,底蕴丰厚的京味儿民俗、非凡技艺,这些以人为传承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再次走进今人生活?比如,靠工尺谱及师父的口传心授流传的古乐,还能打动现代都市人吗?


游走北京朝阳门和建国门之间,位于繁华商务区中的智化寺,管、笙、云锣、鼓、笛声交织,绵延了579年的乐曲在寺庙中奏响。智化寺京音乐,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到胡庆学这里,已传到了第27代,并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随着网络直播,无数人有幸能通过手机屏幕聆听“京音乐”的旋律。


无论是具体有形的文物保护,还是依托于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于文化守护者来说,都并非易事。坚持“历史原真性”的保护利用理念,使用更为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这些都必须依托于文化守护者,甚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守护者。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解,认为传统文化只是现代生活的点缀,我们的生活中是否真的还需要传统文化,有必要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吗?而传统文化又有何魅力,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为爱发电”?


▲8月16日,尚珩站在长城上。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现实中,很多文化守护者,的确是始于爱好,最终将其变成了专业。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长城专家尚珩,从孩提时代第一次爬长城就产生了浓厚兴趣,无形之中左右了尚珩的选择,让他没有停止探索长城的脚步。


通过留存的遗迹,尚珩不断追索答案,通过读史研究和实地勘探,最终展现在他面前的长城,不再是杀气腾腾,而是数百年前边防战士于长城生活的一幅动人画卷。这幅画最终能够呈现在公众面前,长城保护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得以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事实上,近年来,文博热、博物馆热就间接印证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一旦合适的契机出现,深植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必然被唤醒。而这也让文化守护者,更加感受到了工作的意义。


历经风云变幻、时代更迭,不管是为早已风化的残垣延续生命,还是将带有古老讯息的传统技艺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复刻我们每个人的家国记忆,这份使命和责任,都让文化守护者初心不改、步履不停,和时间跑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徐秋颖

编辑 / 王言虎

校对 / 刘越

相关专题

新京报系列报道丨北京文化守护人

相关推荐
盛赞!盛赞!关于“荣马”赛事,参赛选手这样说→
新京号
最后一秒被反超的重庆女子半马选手:能站上赛场就已经很棒了
时事
机器人跑马拉松,每一次踉跄跌倒都积蓄进步力量 | 新京报评论
观点
邵思爽226获保定国内第二;北半马、上半马女子纪录皆刷新
新京号
“黑匣子”、大长腿、领跑员……解码人形机器人天工夺冠秘籍
科技
新闻8点见丨“天工”夺得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美国“甲亢哥”的少林师父
时事
百米跑进14秒,72岁的老金还在奔跑
时事
机器人“跑团”是如何“炼成”的
科技
新闻8点见丨中国援缅卫生防疫队出发;北京半程马拉松开跑
时事
徐京坤:水手的决心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