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呼吸道疾病都要首选雾化治疗?雾化吸入药物如何选择?
常笑健康
2023-08-02 16:34
进入常笑健康阅读更多内容

▼本文作者▼

 

 

雾化吸入药物是呼吸科常规治疗方法,雾化治疗指治疗药物经雾化装置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改善症状的作用。因为一些原因,部分患者会选择在家做雾化,家庭雾化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节省时间交通成本、避免医院交叉感染。

 

雾化吸入优点多!

 

雾化让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全身不良反应少。

 

 

呼吸道疾病都要首选雾化治疗?

 

那也不是的,其实真正需要用到雾化治疗的情况并不多,比如在循证医学数据库里,雾化吸入的适应症有下面这些:

 

阻塞性气道疾病,包括哮喘,先天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毛细支气管炎;导致急性上呼吸道阻塞的过程,通常是喉炎或拔管后的上气道水肿。

 

慢性肺病,包括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囊性纤维化。

 

传染病,包括卡氏肺囊虫肺炎(治疗和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一些肺部真菌感染

 

除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囊性纤维化、先天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卡氏肺囊虫肺炎、肺部真菌感染这些少见病,剩余的仅有: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喉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这几种。

 

 

雾化吸入常用药物

 

吸入用抗生素:目前市面上仅有极少批准用于雾化吸入的抗生素,不建议在家雾化吸入抗生素治疗。

 

吸入用糖皮质激素:主要发挥抗炎作用。代表药物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丙酸倍氯米松。临床应用广泛。

 

支气管舒张剂:舒张气道平滑肌,抑制黏液高分泌状态。代表药物SABA有特布他林(数分钟内起效,1.0h达到峰值,疗效持续4-6h)和沙丁胺醇(数分钟内起效,1.0-1.5h达到峰值,疗效持续3-6h)。SAMA雾化制剂仅有异丙托溴铵及其复方制剂。

 

黏液溶解剂:国内上市的黏液溶解剂雾化吸入制剂有乙酰半胱氨酸和氨溴索雾化吸入剂型。值得注意的是,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有硫化氢气味的物质,有的病人会引起严重的持续性咳嗽,支气管出现痉挛,不同程度地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停药后上述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雾化吸入药物如何选择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疗法用药方案

 

 

痰液粘稠者需要联用黏液溶解剂。

 

雾化吸入疗法注意事项

 

①雾化面罩及时消毒、专人专用;

 

②尽量使用单一剂量药物,药物浓度不宜过大,吸入速度不宜过快;

 

③教会患者雾化时深呼吸,使药物达到支气管和肺内;

 

④雾化治疗时密切观察,防止气道痉挛;

 

⑤采用氧气的喷射雾化警惕缺氧和CO2潴留;

 

⑥雾化前后洗手、洗脸、漱口。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朱辉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 副主任医师

 

简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内科学)。2021年于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

 

擅长: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咯血、肺部感染性疾病、肺血管性疾病、呼吸困难等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擅长呼吸衰竭、脓毒症、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血管性疾病诊断及其治疗。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居家雾化“靠谱”吗?专家解读
消费
探访丨过敏门诊爆满,今年花粉过敏为何比往年更重?
北京
专家提醒:开学季出现“咳痰喘”应重视,居家雾化能避免交叉感染
消费
《家庭雾化指南》发布,助力居家雾化治疗规范化
消费
北京近期高发,儿童扎堆就诊!市疾控提醒这些药完全无效——
新京号
阿奇霉素还是多西环素?针对耐药肺炎支原体,首部专家共识发布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