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上半年经济回升向好,北京做对了什么?|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 编辑 何睿
2023-07-23 18:33
上半年经济呈现出趋势性好转,得益于北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的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北京CBD建筑群。图/新华社


日前,北京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21.3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一季度2.4个百分点。


在国内外经济复杂形势下,北京经济继续回升向好,无疑彰显出了这座超大城市的发展韧性和市场活力。那么,北京做对了什么?下半年,北京需要进一步怎么做?


北京“三箭齐发”,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从北京上半年数据看,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主要领域出现积极变化。从增速来看,GDP增速的回升实际上是生产和需求的共同带动,也就是说,生产和需求领域都在持续改善。


其中,工业增加值虽有所下降,但降幅收窄;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速;市场总消费及其中的服务性消费增速,都比一季度有所提高。


不仅经济整体实现增长,经济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包括优势行业支撑带动和接触性行业持续恢复。与此同时,新动能也进一步成长,带动了整体经济回升。


上半年,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9180.5亿元,占GDP比重达44.5%;专精特新企业增长较好;新设企业数量增加,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游船驶过位于北京通州区的运河商务区。图/新华社


在民生方面,上半年北京CPI同比上涨0.7%,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7%,居民收入达到4.1万元,同比增长5%。


这些数据表明,上半年北京经济继续回升向好。这是北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北京自身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的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具体而言,在这背后,北京究竟做对了什么?在我看来,北京当前发展离不开三方面的成效,可称之为“三箭齐发”。


一是做好两个统筹。一方面,统筹运用宏观政策调控工具,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保持首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是坚持“五子”联动。近年来,北京以“五子”联动作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战略举措,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是协同提质减量。如果说“五子”联动侧重于提质,那么减量上,则重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解决北京“大城市病”、有力有序推动减量发展的先导和突破口,牢牢牵住“牛鼻子”,积极稳妥、稳中求进,坚持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以减量发展实现增长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一角。图/新华社


近年来,北京坚定不移推进减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20平方公里、拆除违法建设2.4亿平方米、常住人口比2016年减少11.1万人。


尽管整体在减量,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在做增量。通过强化创新引领,持续培育高精尖产业引领功能,着力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将“四个中心”“四个服务”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减量发展,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


正是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有力实施,在持续减量发展的情况下,北京高质量发展得以稳步推进,并实现了上半年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的态势。


强化“五个提高”,下半年有望持续向好


在实现上半年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比较大,这既包括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也包括国内经济发展的压力。


因此,下半年,北京仍要继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经济持续恢复好转。


根据北京市政府部署,下半年突出抓好七个重点事项:在京津冀更大范围推进高精尖产业协同;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和引领新需求;着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完善财源建设工作;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全力维护首都安全稳定。


▲摄影爱好者在故宫角楼附近取景拍摄。图/新华社


对北京来说,要在减量发展的前提下,保持住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继续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强化“五个提高”。


其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围绕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紧抓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机遇,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聚焦前沿技术和重点产业加强布局。


其二,提高要素协同的效益,大力推进“两区”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示范区。以“一业一证”、集成办成“一件事”、一体化综合监管为重点,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获得感。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不断扩大北京国际影响力。


其三,提高数据要素的边际效用,大力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新机制建设,加快数字产业集聚,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动力引擎作用。


其四,提高供给和需求的协同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扩大高品质商业设施供给,培育壮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着力恢复和提升消费需求。提升政府投资效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


其五,提高循环畅通性,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推进“新两翼”建设,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处理好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中心城区、北三县等周边地区关系。大力推进产业协作,提高重点产业链区域内配套能力,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加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增进人民福祉。


在具体举措方面,应着力扩大内需,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要加快构建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还要持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


由此,可以预计,下半年北京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进一步朝高质量发展有力迈进。


撰稿 / 朱克力(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卢茜

相关推荐
扩大消费已成宏观政策重点 专家:降息等政策是刺激消费有效手段
财经
证监会召开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
第一看点
AI浪潮录丨人工智能为什么是年轻人的事业?专访95后师天麾
科技
北京经济“首季报”出炉,哪些因素撑起良好开局?
北京
郑永年:特朗普逼中国签下新版“广场协议”几无可能|新京报专栏
观点
老支书留任村老年协会会长,本村60岁以上老人早餐免费
北京
专访陈林:“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是通往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智库
吴必虎:好客友善和包容,才是城市“长红”的根本
智库
重读经典、对话名家,多样主题活动邀首都大学生共赴“阅读之约”
教育
王国明:传承“背篓精神”50年,将商品和人情味送到顾客手上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