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了很多中国元素,除了景点和餐厅随处能听见的汉语外,街头巷尾也多出了许多中国新能源汽车。”7月初,时隔三年再去泰国旅行的谢洋明显感觉到了曼谷的变化,“甚至从机场打车去酒店时,网约车司机知道我们是中国游客后,主动谈起了中国电动汽车,聊车辆的驾驶和智能化体验。”
谢洋的感受正是中国电动汽车当下在泰国市场热销的真实写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了泰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七成份额,实现对日系品牌的绝对超越。
BYD ATTO 3(元PLUS)连续五个月销量夺冠,持续领跑泰国纯电市场。图/比亚迪官网
以比亚迪为例,自去年10月ATTO 3在泰国市场上市后,新车开卖前夜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彻夜排队订车,掀起了比亚迪“抢购潮”。根据泰国AutoLife官网数据,今年1-5月,BYD ATTO 3市占率达38.6%,持续领跑泰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
而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单,不过半年多的时间。
海外市场全面开花
从早期的电池、电子业务出海,到以新能源公交、大巴等产品为主导的商用车出海,再到以乘用车为核心产品的新一轮出海,比亚迪有一套独特的开拓海外市场的商业路径。
作为全球最早研发电动车的企业之一,比亚迪以新能源商用车打头阵,打开了品牌知名度。自2012年成功拿到荷兰电动大巴订单开始,比亚迪全球化发展的脚步便未曾停歇。
凭借多年的国际化业务运营经验,2021年,以挪威为起点,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
从首辆唐EV车型进入挪威到多款车型热销全球,从新能源整车出口到泰国建厂,随着比亚迪出海布局的不断深化,其全球化布局收获明显成效,在多个海外市场拿下销冠并保持爆发式增长趋势。
2022年,比亚迪定义为出海“元年”,不仅有全面加速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更有水到渠成般的市场表现。
去年全年,比亚迪出口量为5.59万辆。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新加坡、巴西、墨西哥、阿联酋等超过54个国家和地区。商用车发展方面,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和出租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乘用车海外销量持续增长,出口达7.43万辆,已超去年5.59万辆的全年出口量。
BYD ATTO 3。图/比亚迪官网
作为比亚迪首款全球车型,BYD ATTO 3(元PLUS)在国际市场上获得销量和市场口碑的双丰收,连续5个月获得泰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连续7个月荣获以色列全车系单车型销量冠军。今年1-5月,BYD ATTO 3在新西兰和新加坡市场均为纯电汽车销量第一。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图/比亚迪官网
除上述市场外,今年7月,比亚迪将其全球化版图扩张到了南美,将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在卡马萨里市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达3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45亿元)。
上述生产基地综合体将由三座工厂组成,分别为一座主营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的生产工厂、一座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以及一座专门从事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加工工厂。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线涵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计划年产能达15万辆。
技术和产品硬核实力圈粉海外市场
与过去更多的以价格换市场、先打品牌后谈收益的车企出海模式不同,比亚迪则是凭借成熟可靠的技术优势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2022年8月在挪威上市的比亚迪唐EV,售价近60万挪威克朗(约合44万元人民币),相较于国内27.95万-31.48万元的售价,几乎高出了三分之一的价格。时下主打的比亚迪 ATTO 3 在海外市场售价也达到了3.8万欧元(约合 27万元人民币),远超国内市场的比亚迪元PLUS。
产品高附加值的背后,是比亚迪的核心技术支撑。
在比亚迪的“技术鱼池”里,全球首创的刀片电池能够适应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为当地消费者带去真实耐用的车辆续航以及安全可靠的充放电表现。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拥有DM-i/p技术、全球首次量产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的e平台3.0、在车规级领域具有标杆性意义的IGBT4.0技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以及颠覆传统汽车驱动系统能力体系的易四方技术平台和改写车身控制技术依靠国外历史的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
仰望U8拥有易四方与云辇-P两大核心技术,通过横-纵-垂协同,在行业中率先实现了3向6自由度车身控制。图/比亚迪官网
在一系列核心技术赋能之下,与海外市场的油改电产品相比,比亚迪乘用车已形成技术代际的碾压。安全,也成为比亚迪出海的关键标签。
以BYD ATTO 3为例,新车在欧洲的碰撞安全测试E-NCAP、澳大利亚的碰撞安全测试A-NCAP中获得五星评价,安全等级达到全优标准。
坚持技术为王、深耕技术创新,不打廉价牌,这是比亚迪进军全球市场的底气,也是中国汽车品牌的技术自信。
以文化自信强中国车之名
近年来,中国汽车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取得了全球领先优势,数字化、智能化、电动化也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核心竞争力。新能源汽车给汽车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中国汽车品牌可以更自信地站在世界汽车大舞台上。
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其中,比亚迪出口同比增长10.6倍,位居中汽协统计的整车出口前十企业增速第一位。
BYD ATTO 3 装船出海。图/比亚迪官网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曾表示,2023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风生水起的一年,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有望接近8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海进程将按下快进键。
除产品与技术加速出海外,作为民族品牌代表的比亚迪同样注重文化输出的价值与意义。
从以中国历史朝代命名车型,到将中国龙文化融于车型设计,再到旗下高端汽车品牌将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巧妙融合,比亚迪一直以创新智慧和工匠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用技术自信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从“产品自信”到“品牌自信”。
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比亚迪技术展区被海外品牌高管围观、仰望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每场新车发布会均吸引大批国外媒体蜂拥而至,比亚迪车型所承载的品牌自信和中国品牌文化内涵正影响全世界。
比亚迪作为“戈17”首席战略合作伙伴,携仰望汽车、腾势汽车、比亚迪汽车王朝丨海洋为赛事保驾护航。图/比亚迪官网
2023年5月,比亚迪杯第十一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和第十七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先后举行。
两场赛事过程中,都要面对极端自然环境的考验,无论是对于参赛选手,还是对于比亚迪品牌而言,面对内外部挑战,初心不改,一路向前的信念是相通的。而这样的品牌文化传播活动,已经成为比亚迪品牌国际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个成熟的国际品牌,不仅是要持续推出优秀的产品,更要有文化理念的传播与认同。在技术与不断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之外,比亚迪以文化自信让全球汽车用户能够跨越冰冷的机械,感受到来自中国品牌的气度与温度,而这,也成为其在全球市场势如破竹的制胜法宝。
文/刘畅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