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学科智慧引领,看北京这所中学人工智能课程如何实践
东教印象
2023-07-06 22:01
进入东教印象阅读更多内容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学举行“人工智能课程开发与应用会议”。活动现场展示了学校以技术赋能,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方式,利用数字化变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

 

北京二中校长薛丽霞介绍,学校早在2002年就完成了数字校园的一期建设,实现了校园局域网搭建,初步形成网络化和数字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2014年,该校实现了数字校园的二期升级,以教育教学、素质教育、综合管理三个维度构建了学校优质资源的信息生态空间。2019年,学校启动了以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为核心的智慧学校建设。2019年9月,学校又成为首批“中央电教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

 

 

“我校不断学习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我们会再接再厉,深刻领会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与学的变革创新。”活动中,高山、向瑞方、范方兵三位教师分别从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中英语高质量教学、数字支持下的数学教学三个维度,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发与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肖俊为大会带来了《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他表示,随着“深蓝”、AlphaGo和ChatGPT的陆续出现,人工智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在国家层面、教育界、学术界和产业界均引起强烈反响。肖俊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需要贯彻落实“百年树人”思想,不能追求短平快;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际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东城区教委副主任杨进勇表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就基础教育而言,要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早期培养,加快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师团队的建设,完善好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建立,特别是加强校际合作,实现共建共赢。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东教印象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24家地市级教科研机构共建,数智课堂循证教研联盟正式成立
教育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成立“人工智能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
教育
北京市第十中学上线生物学科AI学伴智能体,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
教育
北京首届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成果十佳示范项目公布
教育
AI时代,如何赋能教育教学发展
新京号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召开
新京号
便捷智能、改革创新、开放共享!未来之城这样打造“未来教育”
新京号
超千万人次观看,北大这门课出书了!
新京号
从种一棵咖啡苗开始,全国首批咖啡专业本科生的“进阶之路”
教育
未来之城如何打造“未来教育”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