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首艘数字孪生智能科研试验船“海豚1”今日首航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陈静
2023-06-30 21:11
不论是在几百公里外的青岛、还是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智能船远程操控中心,均可对“海豚1”进行远程操控。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6月30日,我国首艘数字孪生智能科研试验船“海豚1”在烟台蓬莱港交付并首航。据悉,“海豚1”将从蓬莱驶往青岛,沿途开展船舶设备性能指标验证、自主航行及作业、数字孪生系统虚实交互等一系列船舶智能化水平和能力的试验。

 

“海豚1”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联合校外多家业内优势单位和校内多个涉船海学院自主研发,船长25米,排水量100吨。据了解,该船创造了多源信息融合协同探测、环境智能态势感知及重构、船舶及海洋环境数字孪生三个方面的“国内第一”。

 

历时3年建造完成的“海豚1”今日首航。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项目负责人夏桂华教授介绍,船上安装了团队最新研制的我国第一套全景128线/2海里激光雷达、360度全景红外视觉系统、360度高视距全景可见光视觉系统、声号识别设备等,可在2海里距离精确识别水面以上0.5米的微小目标。此外,还集成安装了固态雷达、GNSS-R海浪监测设备等船舶航行态势智能感知系统。

 

安装多个“视力、听力”超强的“眼睛”和“耳朵”,怎样做到不互相影响干扰,并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夏桂华说,团队在国内首次突破了多源信息融合与协同探测技术,实现全天候、全方位为船舶提供航行环境变化数据的三维重构数字化场景,让该船在雨天、雾天、黑夜等不利条件航行时,仍能安全航行、高效作业。

 

记者了解到,“海豚1”既能远程操控驾驶,又可无人驾驶自主航行。该船装备了我国第一套船舶数字孪生系统,首次建立了船舶数字建模、模型迭代进化、虚实实时交互、在线离线共生、船岸镜像等船舶数字孪生技术体系,不论是在几百公里外的青岛、还是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智能船远程操控中心均可进行远程操控。

 

“海豚1”得名于高智商的“海上精灵”海豚,“海豚1”历时3年才建造完成,该船解决了船舶总体、动力、电力、推进、导航、操控、船岸等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船体装备了我国第一套光纤惯导系统、北斗船用导航系统、水下超短基线定位系统,为水下无人潜器提供水下、水面、空中立体式、全方位的导航定位。该船还采用了混合动力电力推进系统,在增强船舶经济性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本船噪声,并配备了综合信息系统,为船舶智能系统、设备和传感器海上试验提供信息接口。

 

夏桂华表示,未来,团队将计划为”海豚1”配备无人机和水下潜器,进行水下、水面和空中目标的跨域协同探测。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海洋经济发展向新向好
时事
新质生产力热潮持续涌动——开年中国经济一线观察
新京号
请回答2024!烟台向上的最大底气
新京号
关键时期的关键抉择
新京号
依海图兴 向海求新——福建加快建设“海上福建”,为新福建建设注入强劲“蓝色动能”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