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机顺利安装完成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樊一婧
2023-06-28 17:15
16兆瓦风机在满发风速下,每转动一圈可发34.2度电,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度清洁电能,可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用电,减少燃煤消耗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万吨。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今天(6月28日),记者从中铁大桥局获悉,随着最后一颗高强度螺栓完成对位,三支叶片与轮毂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全球首台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6兆瓦海上风机顺利安装完成。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机在平潭外海安装完成。图源:中铁大桥局


据了解,16兆瓦风机在满发风速下,每转动一圈可发34.2度电,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度清洁电能,可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用电,减少燃煤消耗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本次安装完成的16兆瓦风机位于平潭外海,距离岸边约40公里,施工海域地处世界著名三大风暴海域之一的台湾海峡,受“狭管效应”影响,全年6级以上大风达300多天,7级以上大风达200多天。“这对风力发电来说可谓是得天独厚,但对大型风机安装施工来说,意味着有效作业时间短、安装难度升级。”中铁大桥局平潭风电项目经理程细平介绍。


16兆瓦海上风机轮毂高152米,相当于50多层大楼的高度,单支叶片长123米,重达54吨,叶轮直径252米,环绕一周的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如此巨大的叶片和轮毂,在风力的作用下,高空吊装极易晃动。此外,该风机在叶片安装对接时,需将176颗直径42毫米的高强度螺栓插入直径为45毫米的螺栓孔内,安装误差需控制在1.5毫米以内。


为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528次“穿针引线”,实现三支叶片的精准对接,通过反复测算和实验,在现有装备加持下,发现五级风以下比较适合吊装作业。基于修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和长乐外海风电项目时,中铁大桥局自主研发的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施工海域天气和海况七天内实时预测,为精准抢抓“天窗期”进行了指导。


中铁大桥局平潭风电项目总工程师陈文盛告诉记者,经过半个月的等待,最终选定了在6月26日开始为期两天的吊装作业。为降低轮毂和叶片的晃动,在塔筒上安装了“扰流块”,同时,在吊装过程中,给叶片绑上了6根人工缆风绳和2根机械缆风绳,随着吊装过程中叶片受力情况的变化,信号员与起重机司机密切配合,实时调整,从而保障了叶片的精准对位。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福建,挺进“深蓝”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AI的竞争,从算力到电力(碳报第143期)
财经
我国海洋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
时事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久久为功谋未来——科技创新一线故事
时事
一周碳要闻:“强制配储”时代正逐步终结(碳报第134期)
财经
这些“东营元素”,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经济日报整版报道东营:这边“风”“光”美好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实现气候正义任重道远(碳报第124期)
财经
福建漳州:正在建设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光伏寒冬,何时回暖?(碳报第118期)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