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与绿色转型融合,西凤酒推动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3-06-27 17:15
订阅
被业界视为西凤酒重要品牌活动的“凤香盛宴”,近期落地韩国。在业内人士看来,一同“出海”的不仅有凤香美酒与白酒文化,更有中国酒企在21世纪焕发的现代企业形象。
2023年,中国白酒行业加快践行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作为老牌名酒代表,西凤酒抢抓数智化新潮流,以科技创新提升品质,实施绿色低碳融合发展,在坚持产品高品质和环保高要求的同时,为白酒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西凤力量。
守护名酒发展根基
由陕西省宝鸡市区往北行数十公里,即到达凤翔区柳林镇。源自秦岭的水脉滋养了这片关中平原西侧的土地,也让这里成为西北独特的白酒酿造区,孕育出名满中国的凤香型白酒。柳林镇的绿荫深处,便是凤香型白酒的代表品牌西凤酒所在。
白酒行业有这样一句话:“好山好水出好酒”。在西凤酒的核心产区凤翔区,由雍水河等25条河流组成的庞大水系,经过厚达百余米的黄土层涵养和过滤,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数千年不变的微生物菌群和匠艺传承成就了西凤酒独特品味。西凤酒凭借这一优势,酿出了甘润挺爽、回味悠长的国脉凤香。
独特的水土环境,良好的区域生态,与西凤酒酿造工艺,共同成就了西凤酒的名酒基因,更成就了西凤酒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守好这一方水土,成为西凤酒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坚持的重点。西凤人明白,只有让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骨髓”,才能守好发展根基,保证名酒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年2月,《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ESG可持续发展报告》在西凤酒2022年度全国经销商、供应商表彰大会上发布,全面展示企业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探索与成绩。
报告显示,西凤集团在清洁低碳发展领域发力已久,自2014年开始,先后拆除全部燃煤锅炉,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烟尘排放,并加大绿色工厂建设。凤香型酿酒车间引入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雾化喷淋装置、三级沉淀池循环水利用等绿色环保设施,实现清洁低碳发展。西凤集团还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及噪声等主要污染物进行针对性治理,开展综合处理利用。
数智化助力绿色发展
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西凤酒想要掌握更多主动权。守好环境底线的同时,西凤酒对酿造技艺这一看家本领提出更高要求。
2021年10月,随着西凤酒“333项目”(3万方储酒罐工程、3万吨制曲工程和3个万吨级制酒车间工程)落地,以及“一站式”智能化酿酒生产车间投产,西凤酒运用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传统酿造工艺注入新鲜“血液”,也为绿色低碳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据西凤酒介绍,“一站式”智能化酿酒生产车间打造了一站式“智能酿造厨房”,所有关键环节由资深西凤工匠和酿酒技师精确把控,在减轻员工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保证了基酒品质的稳步提升。
例如辅料部分,智能化设备减少了辅料用量,使得酒质中的糠杂味明显降低;同时减少了曲水量,精准解决“曲大酒苦”“水多酒淡”的难题。如此精细化的酿造技术,让传统白酒酿造资源消耗大、效率低的难题得到解决。
与更加绿色节能的创新技术相呼应的是更高的企业生产标准。西凤酒表示,企业对标欧盟等世界一流标准,建立了包括原辅料、大曲、包材等一系列严格的技术新标准。
在原料方面,西凤酒研制出“红甸子”这一最适合西凤酒白酒酿造的高粱品种,建立40万亩原粮供应基地。通过原粮基地建设,西凤酒以规模化种植和订单化生产,将品质管理延伸至源头,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美酒的需求。
同时,西凤酒依托院校平台,开展凤香型白酒新老工艺对比、新车间环境微生物改善等试验,推动西凤酒酿造工艺固化定型,提升大曲和基酒的优等品率。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策也为西凤酒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支持。2023年5月1日,《宝鸡市凤香型白酒历史文化和产区环境保护条例》施行,为凤香型白酒产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据悉,条例对凤香型白酒的产区划定、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利用等均作出明确规定。
数智化与绿色协同转型发展
技术、标准、政策“三管齐下”,西凤酒收获累累硕果。2022年,西凤集团发生环境污染事件0起,生态破坏事件0起;2022年,西凤酒“白酒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进入陕西省国家智能制造食品工业项目行列,并获得2021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数智化加持下,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市场销售形势喜人,中国红红西凤、红盖老绿瓶荣获有行业奥斯卡之称的青酌奖。
根据西凤酒的规划,接下来要继续坚持“高端化全国化”战略,实现“重回一流名酒序列”的目标。这一目标要求西凤酒继续在技术领域、产品领域、品牌领域站在中国白酒行业高位。业内观点认为,“绿色低碳”“数字化”等热点词汇频繁出现在白酒名企的公开发言中,成为白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西凤酒需要继续保持在新技术与绿色发展领域的领先地位,方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此前在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圆桌对话发言中指出,企业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将数智化转型与绿色低碳转型深度融合,运用设备数字化、检测自动化、管理智能化等手段,更好达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成效。“数智化与绿色协同转型发展,是推动传统产业焕发生命力的‘源泉’。”
文/薛晨
编辑 李严
校对 陈荻雁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