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数读中特估①|新KPI考核下 哪些行业是“增长王”?
新京报 记者 任娇 方静怡 任婉晴 编辑 宋钰婷
2023-06-13 13:05
今年央企的考核指标改为“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从关注企业成长性转变为对盈利能力以及收益质量的重视。透过数据观察,一览新KPI考核之下,“中特估”概念企业表现如何?


今年,“中特估”(全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成为资本市场大热话题,截至6月12日,Wind中特估指数相比年初增长25.6%,与此同时,沪深300下跌0.7%。新京报贝壳财经推出“中特估”系列报道,用数据拆解其发展变化。


今年央企的考核指标改为“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从关注企业成长性转变为对盈利能力以及收益质量的重视。透过数据观察,一览新KPI考核之下,“中特估”概念企业表现如何?


1.一季度央企归母净利润占A股整体的50%


“中特估”11个行业实现增长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中特估”概念由此受到关注。


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而估值长期偏低。信达证券表示,不论是看国央企的市净率相较全部A股市净率的比值,还是看国央企的市净率在过去十年中的分位数,国央企的估值都存在较大的修复空间。易会满提出,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应有之义。


国有企业是A股市场的稳定器,中央和地方上市国有企业数量占A股公司总数的近三成。截至6月12日,A股市场共有5205家上市公司,中央国有企业447家。占整个A股市场的8.6%。而正是这8.6%的企业撑起A股50%的归母净利润,今年一季度,中央国有上市企业归母净利润达7436.05亿元。



整体来看,A股“中特估”概念下的79家上市央企,分布于17个行业。其中,建筑行业最多,共有11家央企;其次是银行业,共8家,六大国有银行均在其中。


今年一季度“中特估”整体归母净利润达6514.54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占A股整体的43.81%,有11个行业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


今年一季度“中特估”概念公共事业央企归母净利润达111.77亿元,增长最快,同比增长70.4%。Wind数据显示,电力公司华能国际一季度净利润由亏转盈,由去年亏损9.56亿元向好发展至今年一季度盈利22.5亿元。此外,随着旅游市场复苏,客流量逐步攀升,京沪高铁成为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最快的“中特估”概念企业,同比增长912.6%。还有部分“中特估”企业在此前高基数的基础上,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比如中国人保。



2.2022年“中特估”煤炭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好 


10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5%


今年1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为“一利五率”,将原有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利润率替换成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现金比率。


与此同时,锚定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即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进一步提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


利润的增长代表着公司盈利规模的提升,而净资产收益率则代表盈利能力和效率的高低。过去五年,A股整体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下滑,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从2018年的10%落至去年的6.78%。“中特估”概念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在2021年有所“抬头”,反超A股,而在去年再次转变至下滑态势。


(注:ROE一般指权益净利率。它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所有者权益所获报酬的水平,这个比率通常也被称为净资产收益率。)


从行业来看,煤炭行业盈利能力相对较高。在前十家企业中,计算机和煤炭企业上榜数量最多,均为两家。从整体水平上看,煤炭企业ROE中位数最高,为18.1%。电子和医药生物企业紧随其后,ROE中位数均超过14%。国防军工、钢铁企业相对较低,中位数不足5%。



2022年“中特估”概念共有10家企业ROE超过15%,中远海控最高,达65.73%。去年,净利润翻倍增长的中国海油,ROE排在第二位,相比上年提升10.91个百分点,是“中特估”概念企业ROE提升最快的企业。宝信软件2022年ROE位列第三,过去5年其ROE始终保持增长,从2018年的11.74%逐步增至2022年的23.06%。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半数“中特估”概念企业ROE在10%以下,仍有提升的空间。据交银国际分析,通过盘活存量,垂直化、专业化整合、提升管理效率等手段,央企ROE回升可期。


从“两利四率”到今年的“一利五率”,央企考核的关注点逐步转变为企业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据国盛策略分析,央企绩效考核的日臻完善,不仅驱动国央企基本面持续改善,还将助力国央企估值的对应性修复,从而形成“修炼内功”与“估值抬升”的良性循环。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任娇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任婉晴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论当前我国设定GDP增长目标的重要性与促进增长的建议
财经
中水协王雪光:水产品结构更加特色化,深远海养殖是重要方向
消费
2025年上半年“金点子”评选结果出炉
新京号
中茶协王庆: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茶产业应加强协同发展
消费
专家谈食品添加剂行业趋势:监管趋严,技术升级,消费者更理性
消费
兴利权臣还是被遗忘的先知:王安石变法的现代经济学解释
文化
一周碳要闻:钠电池寻路(碳报第148期)
财经
荣成市美德信用新闻发布会来了!哪些企业个人登上了“红名单”?
新京号
解决停放难题,北京拟从立法层面保障非机动车停放用地供给
北京
北京2025年高考落幕,老师建议考生高考后做好三件事
教育
热门评论
大力水脚
7天前
煤炭和电子还是一直很可以啊~
周J
7天前
我好多学建筑的同学都累的不行~
可爱沐风
7天前
经济增长还是稳步向前的~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