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建功新时代”百姓宣讲首场报告走进高校,与师生分享奋斗故事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2023-06-12 23:42
首场报告会启动后,系列巡讲将用一周的时间,集中在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开展14场宣讲活动和交流座谈。
“用生命守护生命,以使命奔赴使命。这是我的选择,也是千千万万消防员共同的选择!”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李战坤在报告台上动情地讲述自己在“红门”中与火为伴、挥洒青春的故事。

这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中生动实践面对面——“建功新时代”百姓宣讲系列巡讲首场报告会中的一幕。6月12日下午,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报告厅,6名宣讲员讲述亲身经历,与200余名师生分享奋斗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和信仰的坚定。

6月12日下午,生动实践面对面“建功新时代”百姓宣讲首场报告会举行。受访者供图

六位宣讲员“第一视角”分享亲身经历

在当天的报告会上,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岗位的6名宣讲员饱含深情地与师生们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第一视角生动地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宣讲员们在平实的语言中演绎出多彩的人生,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动又深刻的大思政课。

六位宣讲员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岗位。受访者供图

“青春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看来,没有哪一种青春比龙腾虎跃的‘红门’更加朝气蓬勃。我说的‘红门’是那个传承着红色基因的消防救援站的大门……”李战坤率先开讲。从2015年成为一名消防员至今,他一直奋战在一线,连续五年获得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比武竞赛个人项目前三名,连续三年被总队评为 “优秀消防站指挥员”。李战坤回忆面对火灾时的感受,“说心里话,我怕!但是逆行者的职责和人民的期盼告诉我,即使前方再危险,即使进去可能会牺牲,也绝不能后退当孬种。”

“大海捞针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民警李春讲述了她和同事们通过各种方式为上千件遗失物找到主人的经历,用“为民服务车”的小窗口、小举措,提升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李春表示,未来将继续用为民服务的“小窗口”、“小举措”,传达对全国各地游客的“大爱心”,切实提升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也期待着大家伙儿都能带着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感受新时代国好家好的意气风发,感受新征程铿锵有力的蓬勃生机。当然,如果您需要帮助,请就近找身边的天安门警察,我们一定会竭诚帮助大家!”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峪村第一书记张建平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将城区众多非遗资源与门头沟清水镇洪水峪村宜人的生态完美结合,为村民们探索出非遗民宿这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

党的二十大代表、京东集团京东物流快递员宋学文分享了2022年冬奥会期间,自己和团队成员一起在平均气温零下20℃的天气里运送办公家具、赛事物资的经历。10多年来,宋学文一直保持“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服务初心,累计配送了30余万件包裹,行程超过32万公里,用自己的细致耐心赢得客户信任,实现零投诉、零事故,在平凡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

出租车司机王建生牢记为行业争光、让乘客满意的初心使命,苦练驾驶技能,服务保障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为人民把车开好。
中国首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郭丹丹分享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精彩瞬间和全力投身推广冰雪运动、见证祖国冰雪事业强大发展的故事。

未来一周将进入7所高校开展14场宣讲活动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是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通过搭建各方平台、建立互动机制,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促进双提升而打造的系列活动计划。

学生认真聆听宣讲员分享的奋斗故事。受访者供图

生动实践面对面——“建功新时代”百姓宣讲系列巡讲作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组织成立,邀请北京榜样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百姓宣讲员、行业先进代表等走进校园,通过面对面宣讲、心贴心交流座谈,推进首都高校师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首都高校师生成为文化研究、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重要力量。

记者了解到,首场报告会启动后,系列巡讲将用一周的时间,集中在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开展14场宣讲活动和交流座谈,通过台上榜样人物讲述真情故事、台下师生交流感受心得的互动模式,引导广大师生更加深入体会新时代首都发展,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精神要义,更加深切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凝聚人、培育人、激励人的实践伟力,以身边故事、榜样力量和青春风采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首都合力。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正式启动
教育
三位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中传,讲述攻坚克难奋斗故事
教育
做“难但正确的事”,三位产业一线科技代表在北大分享科研经历
教育
首都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首都医科大学,讲述医学领域的科研故事
教育
一线科技人才走进中关村学院,分享智慧城市等领域科技攻关故事
教育
“农业其实也很高大上”,一线科技人才讲述农业科技创新故事
教育
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宣讲团走进人民大学,激发青年使命担当
教育
用法治护航科技创新,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中国政法大学
教育
首都一线科技人才走进北京科技大学,讲述材料领域的科技攻坚故事
教育
三位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华电,讲述电力科技自主创新故事
教育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