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女性如何书写历史》|每日一书
新京报 编辑 张进
2023-06-12 19:31
思考不止来源于概念、历史或宏观的社会现象,有时我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也存在着广阔的思考空间。本月,我们以“思考日常生活”为题推出5月好书榜。本篇为其中的​《女性如何书写历史》。
《女性如何书写历史》,作者:(英)弗朗西斯卡·韦德,译者:林曳,版本:后浪文学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3年3月(海报设计:刘晓斐)

推荐理由:打开伦敦地图,有一处文学史上的著名景观:布卢姆斯伯里社区。文化精英们在此聚会,重要的作品在此诞生,这里是二十世纪初伦敦“学识最集中、文艺创作最活跃的地方”,是“知识生活的中心”。在布卢姆斯伯里最东边,有一处清幽静寂的所在:梅克伦堡广场。英国作家弗朗西斯卡·韦德将带领我们发现,这里堪称女性主义文学的圣地。当时,这里房费低廉,刚刚获得经济独立的女性尚可接受;这里风气自由、开放甚至激进,女性得以摆脱传统的种种禁锢,独立自由地生活。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狂热岁月里,先后有五位女作家在此栖身:意象派创始人之一的女诗人希尔达·杜利特尔(笔名H.D.)、首批牛津大学女毕业生后来成为推理小说作家的多萝西·L.塞耶斯、英格兰首位获得全职大学教职的古典学学者简·艾伦·哈里森、首位获得阿尔伯特·卡恩环球旅行奖学金的艾琳·鲍尔、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

这是一本群像传记,还原了五位女性先锋在面对社会质疑与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坚持写作、追求“智识上的自由”。作者创造性地把本无直接联系的五位女性,置于同一空间讲述,从而展开核心命题:女性如何实现独立和自由?这在今天看起来早已是不证自明的,但在当时远非如此。作者致力描绘的,是在战争宏大背景下被忽略的知识女性命运,她们个人生命中的重大转折、决定性时刻。在乱世中,她们如何挥别过去,突破桎梏禁忌,展开自由的新生活。

编辑/张进
校对/薛京宁
相关推荐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每日一书
文化
节日|五四青年节,致我们,致青春!
新京号
《国士丘濬》新书发布会暨丘濬思想文化研讨会举办
文化
沉痛悼念陈昊老师(1983-2025)
新京号
“弱女叙事”​:一场关于女性表达的伦理争议
文化
奥斯汀改编风潮下,大英图书馆将出版《傲慢与偏见》原版
文化
黄晓丹:卡在缝隙中,他们通过写作活下来
文化
读书周|点击查看新传老师的独家书单!
新京号
​理解彼此的差异,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基础|《我,你,我们》
文化
北大学生挤爆的这门课,12年后终于出书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