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走进北大红楼和中法大学旧址
6月11日下午,24名来自北京印刷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子赴北大红楼和中法大学旧址参观学习。北大红楼里,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大学生们先后参观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登录室、五四游行筹备室、文科学长室、第二阅览室等旧址。
一名北京印刷学院学生拍摄展出的历史复原场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已于6月2日正式启动。作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系列项目之一,“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面向首都高校全体青年学生群体,将征集一批记录高校青年学生红色文化感悟的优秀短视频作品。
大学生们一边认真听着讲解,一边用手机或相机拍摄记录。他们都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系列项目之一“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的参与者,将通过手中的镜头,捕捉高校学子对红色文化的印象和感悟,讲述新时代新青年眼中的红色故事。
一名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在现场和同学制定拍摄思路。
北大红楼前,北京印刷学院学生在拍摄视频素材。“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的参赛作品按照内容和表现形式分为“纪实作品类”“主播采访类”“情景短剧类”以及Vlog、动漫动画短视频、沙画等,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参赛学生可围绕北京市内的红色纪念场馆、纪念园(碑)、遗址遗迹、红色名人故居、红色文物、英烈故事等红色印迹进行拍摄,或通过拍摄一件红色文物或者老照片,挖掘文物史料背后的故事,走进红色历史、感悟红色文化。
烈日下,摄影师设置机位。
文创冷饮成为了学生们的拍摄素材。
中法大学旧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见证《共产党宣言》如何诞生。
中法大学旧址展厅内精致复原了当年的桌椅板凳,旧址还提供21个纪念章,印有中法文物、建筑等图案,同学们拿出便利贴、笔记本,轮流盖章留念。
记者 李木易 罗艳 摄影报道
编辑 张英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