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高考数学北京卷难度稳定,战国“环权”、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入考题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2023-06-07 22:28
命题的总体稳定有利于考生稳定心态,正常发挥,考出自己的数学真实水平。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6月7日下午,随着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北京2023年高考首日落下帷幕。多位基教研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的专家表示,2023年高考数学在试题的结构和难度等方面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对数学主干知识、思想方法的考查,稳中求进,关注数学素养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今年的数学卷有哪些变化?专家表示,相比于去年,在试卷结构上保持一致,依然是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每一类题型的难度预设基本符合从易到难的分布;在考查内容上基本保持一致,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在试题的表述形式上,简洁、规范,图文准确并相互匹配,呈现方式坚持多样化,延续了北京数学试卷“大气、平和”的特点。

命题的总体稳定有利于考生稳定心态,正常发挥,考出自己的数学真实水平。试题情境及设问的细微变化有利于选拔人才,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

今年的数学卷主要考查了哪些知识点?专家表示,北京卷基于课标,坚持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重点考查了函数导数与不等式、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统计概率、数列等主干知识,充分体现了对数学知识考查的基础性和全面性。

记者注意到,数学卷中也有不少传统文化的身影。第(9)题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坡屋顶赋以立体几何真实背景,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几何体的对称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对称美,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美育,培养审美意识;第(14)题以战国时期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环权”为背景,设计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相关的问题,展示中国在度量衡方面的成就,借助数学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在发挥考试的选拔区分功能上,北京卷依据课标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注重考试对人才的选拔作用。一是进一步丰富了核心素养的考查路径,通过综合性、开放性与探究性的问题设置,科学有效地测评出学生数学素养各要素的不同水平;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合理控制试卷的难度,满足不同层次高校招生需求。试卷整体设计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梯度,每一种题型的题目设置都由浅入深,逐层递进。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2023高考特别报道

相关推荐
甲午年,京城里的江南士子们
文化
挑花眼?北大新学期开设通识核心课推荐
新京号
杜正贤:惊鸿一瞥邂逅了南宋太庙
文化
大戏看北京8月文艺资讯丨热血青春,致敬军魂
娱乐
中国AI大模型测评报告:公众及传媒行业大模型使用与满足研究
科技
“678”,“录取吧”!高考如此多“忆”......
新京号
曾祥敏等│提升新闻舆论“四力”背景下我国媒体深度融合系统观
时事
从慷慨悲歌之士到泼皮破落户儿:中国古代流氓的身份流变
文化
早安北京0608:最高温35℃;高温黄色预警中,注意防暑防晒
北京
新闻8点见丨2023高考第二日;端午节假期首日火车票今日开售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