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近日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孙立成、谢晓亮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第三章第六条第二款明确,外籍院士在成为中国公民后,经学部主席团研究、中国科学院党组同意,并报党中央、国务院备案,可转为院士。
孙立成是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曾任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讲席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他在高效水氧化分子催化剂设计合成、氧-氧键形成机理、光解水制氢功能器件设计与制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2020年起,孙立成任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讲席教授、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主任。
谢晓亮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昌平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他是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其团队发明的MALBAC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已使超过4000个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后代传递。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谢晓亮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针对所有新冠病毒变种的广谱中和抗体药物,并与药企合作推动其临床应用。
2017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依照相关规定,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6年底,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两位教授先后提出,希望根据《中国科学院章程》规定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因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学部历史上是首次,无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学部主席团高度重视,经审慎深入研究,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按照新制定的程序和规则,杨振宁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