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殴打记者,只会陷入更大舆论漩涡|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迟道华
2023-05-31 19:19
希望当地可以深入追究,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
▲5月30日,极目新闻一名记者前往织金县采访时,遭遇一辆面包车拦路,随后遭到车上三人殴打。

据红星新闻消息,5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李贤诚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采访“水电站放水致两名教师溺亡”一事时,遭到多名不明身份人士殴打。此事一经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根据最新消息,5月30日晚织金县委书记带队到医院对被打记者进行了探望,并承诺将严惩打人者。5月31日,织金县公安局也已成立专案组调查此事,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湖北、贵州两省的相关部门及记协也已过问过此事。目前,挨打的记者李贤诚身体无大碍,但情绪比较低落。可见,该事件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

此次记者李贤诚赴织金县是为采访“水电站放水致两名教师溺亡”之事。

当地官方5月28日曾发布消息称,4月13日,织金县马场镇有2人在凹河码头河道溺水失联。经全力搜救,先后于4月17日和21日,发现失联人员徐某、李某某。极目新闻记者李贤诚受单位委派,到织金县采访,5月30日当天,其在布底村探访时,遭不明身份人员跟踪及无故辱骂、围殴。

无论如何,“记者挨打”是法治社会不应该出现的一幕,这是对记者生命安全的直接威胁,也干扰了正常的舆论监督工作。记者挨打一事曝光后,迅即引发社会关注,也让涉及两个家庭的悲剧,迅速上升为全民关注的公共事件。

当然,现在事件还在调查中,打人者究竟是谁、又是出于何种目的仍不清楚。从一些信息看,当地似乎并未完全排斥记者采访。记者李贤诚到当地采访时,曾遇到陌生男子盘问并报警,警察在查验李贤诚身份后予以了放行,但之后却发生被辱骂、围殴的事件。

对于当地来说,此时最合适的应对还是迅速调查清楚事实,并向社会公开信息,澄清舆论场上的疑云。现在当地公安已立案调查,这无疑是一个好的方向。也希望当地可以深入追究,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当然需要澄清的也不只是挨打一件事,记者采访的缘由——“水电站放水致两名教师溺亡”同样需要当地详实、公开的调查。记者因为采访该事件而受到干扰,这无论如何也加剧了人们的联想,这件事究竟怎么回事?此类疑问同样需要当地做出积极回应。

该事件也是一个启示,舆论监督是社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一环,媒体的监督权利、记者的人身安全必须得到保障。对这件事如果认识不到位,反而可能导致事件复杂化,相关单位受到猛烈的质疑,陷入更大的舆论漩涡。

所以,对当地而言,维护好记者的新闻报道权,既是保障新闻单位正常履职,也是维护自身公信力的要求。当地对于此事的严正表态,也让公众看到了应有的姿态。人们期待该事件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同时也希望此事能形成具有共性的经验教训,成为今后各地、各单位遇到类似情况时的镜鉴。

撰稿/江城(媒体人)
编辑/迟道华
校对/吴兴发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中央一号文件最新问答来了;俄乌冲突三周年,和平还有多远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北京地铁深夜“把脉人”;未来5年的年三十去哪儿了
时事
新闻8点见丨染发剂直播间里的套路;中德合作破获系列强奸案始末
时事
新闻8点见丨AI招聘 vs AI应聘,魔法能否打败魔法?
时事
进口“大鹅”翻车却受捧,中国“大鹅”品质过硬为何难出头|专栏
观点
崔洪建:推动俄乌和谈,“全球南方”国家有更大空间
国际
网暴背后,平台的算法与流量推手
时事
“小镇做题家”:当过去成了负累
文化
热门评论
王振友
7天前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