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近日,北京市发布《2023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24项重点工作任务。今年北京将开工建设城市副中心2.7公里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工程,完成北四环、东三环慢行系统优化改造工程。
今年,全市将继续多举措保障自行车路权,进一步提升与明确骑行空间,确保非机动车道连续顺畅,共计对城六区和通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约220公里道路进行整治。
具体来看,针对路面宽度12米以上道路已设置非机动车道路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拓宽,保障其通行宽度达到2.5米以上。针对路面宽度12米以上机非混行路段,采用增设绿化隔离、施划地面标线等多种形式设置独立自行车道,保障自行车独立路权。针对路面宽度小于等于12米的机非混行道路,采用增设慢行优先标识等形式,强化自行车路权。
此外,加快推进重点道路环境整治提升,按计划组织实施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朝阳区三里屯路、海淀区文慧园路、朝阜路(东城段)等道路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开展路口及立交桥区治理,针对出行不便路口进行专项排查,通过增设安全岛、调整路口断面结构、优化交通流线组织、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等措施,保障路口的自行车和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今年将继续提升慢行出行舒适度,建设林荫化道路20条,完成垂直绿化示范立交桥20处,增加步行骑行舒适度。今年北京还将开工建设城市副中心2.7公里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工程,完成北四环(海淀桥至四季青桥)慢行系统整治提升工程、东三环慢行系统优化改造工程,打通北四环至西直门交通枢纽慢行贯通路线工程。开展凉水河滨水空间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实施南中轴段、石榴庄段,全面打造景美路畅的慢行环境。
通行秩序管理方面,今年将结合北京市非机动车出行现状及管理需求,推进《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立项论证工作,加强非机动车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继续开展电动自行车超标、超速、闯红灯和逆行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加密执法频次,规范电动自行车骑行行为。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