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工大“运河上的大思政课”在千荷泻露桥上展开 设计者亲自授课

新京报 记者 王子诚 刘洋 编辑 张英
2023-05-24 19:03

5月24日,被誉为北运河上最美的桥——“北运河千荷泻露桥”的设计者、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主题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彬教授在桥上开讲“运河上的大思政课”。课上,他从“桥”开始,讲述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将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在通州大光楼前,几十把椅子、一面多媒体屏幕组成露天课堂。据介绍,为创新课程思政授课形式,提升授课效果,北京工业大学通州校区挖掘运河文化元素,联动学科专业开设“运河上的思政课”,此次的“桥上授课”便是系列课程之一。

5月24日,从大光楼上拍摄的千荷泻露桥。千荷泻露桥横跨在通州区的大运河上,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起点,白色的桥体设计了多层圆润的弧度,从侧上方看,如荷花花瓣般展开。王国彬介绍,千荷泻露桥另一大亮点是桥下水泵可以将运河水抽上来沿着“荷花花瓣”流下,仿佛露珠一样流淌,故命名“泻露”。

千荷泻露桥上,王国彬与同学们边走边聊,讲解三层步行道的用意:一层桥面平滑笔直,是车行道和人行道;二层向下凹陷的弧形的木板小路可步行和骑行,能体会上下坡的感觉;三层步行楼梯,人们像爬拱桥一样上下,小朋友还会沿着楼梯跑上跳下。

“这条河上有我的七座桥,我经常来看它们,其实看它们就是在看我,这就是七个我,是不同时间段的我。”站在桥上,王国彬讲述自己完成这座桥所经历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一定要学好技术,才能够实现目标。

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与王国彬老师的交流也逐渐多了起来。“运河上的大思政课”探索建立“听”“讲”“游”“践”“展”五位一体教学模式,使学科教学知识内涵更加丰富,带领新生亲眼见证不同学科专业对祖国建设的发展贡献,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记者 王子诚 刘洋 摄影报道
编辑 张英 校对 李立军

大家都在看

养乐多亮相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持续支持益生菌科研与科普

第五轮美伊核谈判在即,以色列将做何打算?

甘露特钠胶囊多地断供,网购涨价,绿谷:全力处理供货问题

胡大鹏任云南省委常委

“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政权是如何维系的?

5位一线三农代表在国新办与中外记者见面,讲述他们的“新农经”

剧场“咸猪手”事件:“舞台互动”不是违法遮羞布

吴谢宇案与当代中国家庭的纠结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