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每日一书|《我在北京送快递》
新京报 编辑 罗东
2023-05-23 14:22
思考不止来源于概念、历史或宏观的社会现象,有时我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也存在着广阔的思考空间。本月,我们以“思考日常生活”为题推出5月好书榜。本篇为其中的《我在北京送快递》。
《我在北京送快递》,胡安焉 著,浦睿文化 |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3月。

推荐理由:近年来,多位出身底层、以体力劳动为生的打工者正在成为文学创作者。他们拿起笔对准自身,审视记录日常,以“闯入者”的身份与姿态向日渐板结的文化体系夺回发声的权利,宣示着曾经“隐身”的他们不再只是被书写的对象。前快递员胡安焉是其中风格鲜明的一员。2020年,他曾以一篇《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获得关注。作为延伸,这本书收录了他十余年间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多地,前后从事的19份工作经历回顾。

从酒店实习服务生,到面包店学徒、便利店店员,胡安焉以近乎摄像机般的敏锐捕捉下了打工经历中的“悬浮”时刻。他以“局内人”的视角,向我们揭开体力劳动中时间如何逐步被成本化,进而催生出密不透风的焦虑;系统又是如何将个体逐渐异化,抹平个体间微妙而珍贵的差异;以及身处其中的人又如何在系统的末梢自我调适,维持着生活的平衡。在打工与自由的博弈之外,胡安焉是长年的阅读者,也是有着自觉意识的写作者。书中不时展露出他对自我意识形成过程的锋利解剖,在与外部世界的碰撞中,他逐渐撞出自我粗糙的边界与轮廓,并用肉身去反复验证、推翻、重建并打磨自小被规训的精神世界的秩序,最终收回精神疆域的自决权。

撰文/申璐
编辑/罗东
校对/薛京宁
相关推荐
郭化明:“唯一的路就是当八路军”
新京号
早安北京0626:最高32℃;普通小客车指标摇号结果今日公布
北京
北大暑假安排,看这里!
新京号
庄家炽、胡安焉:快递员如何搭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文化
丘成桐:数学的最高目标,无过于追求真与美
文化
老支书留任村老年协会会长,本村60岁以上老人早餐免费
北京
《少年李的烦恼》创作后记:等待解谜人
文化
打开北京的“N”种方式:四季就在出门左拐五分钟的地方
文化
我和我的学科 | 杨敏:社会学塑造了啥?毕业生的故事
文化
母亲成为育儿焦虑的终端?一位人类学者的观察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