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鸟类数量位居G20国家首都第二位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李木易 编辑 陈静
2023-05-22 14:19
房山为鸟类等野生动物营造更好的栖息条件的同时,还完善观鸟设施,把十渡地区打造成为北京市首个“观鸟小镇”,助力实现野生动物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北京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08种、维管束植物2088种、鸟类数量515种,其中鸟类数量在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北京对黑鹳等重点保护鸟类设立保护小区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副处长冯达介绍,北京重点物种已得到有效保护。北京市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工作相继展开,褐马鸡、黑鹳、鸳鸯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外种群数量不断上升;画眉、栗鸢、白枕鹤以及叉唇无喙兰、尖帽草等北京新记录野生动植物在各类自然保护地不断涌现。

 

2020年11月30日,房山十渡,一只黑鹳飞过岩壁,它们喜欢把家安在裸露的悬崖峭壁上。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同时,北京对百花山葡萄、北京水毛茛、大花杓兰等珍贵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实施多项保护措施;对麋鹿建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与繁育,麋鹿从38头扩繁到如今的3000多头,在全国各地建立迁地保护种群40处;对黑鹳、褐马鸡等重点保护鸟类设立保护小区;北京还连续十多年开展鸳鸯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北京地区鸳鸯种群从旅鸟增长为稳定的繁殖种群。

 

在推动观鸟经济发展方面,北京发布《北京观鸟地图》,推出北海公园、翠湖湿地公园、房山十渡、延庆野鸭湖等45处鸟类资源丰富的观鸟点,为观鸟爱好者提供指引。房山为鸟类等野生动物营造更好的栖息条件的同时,还完善观鸟设施,把十渡地区打造成为北京市首个“观鸟小镇”,助力实现野生动物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

 

2020年4月,几只全球极度濒危的鸟类——青头潜鸭现身房山区大石河,这种鸟类全球仅存不到八百只,像大熊猫一样珍贵。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对重点保护鱼类开展全人工繁育研究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生态建设处副处长李源茂介绍,北京开展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收容救护工作。近两年,仅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就累计收容救护了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695只(尾),包括玳瑁、海龟、石珊瑚、砗磲、平胸龟、猪鼻龟、花龟和大鲵等29个物种。


针对国家级重点保护鱼类和北京市公布的其他地方保护鱼类,北京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部门集中对细鳞鲑(国家二级)和瓦氏雅罗鱼(地方保护)开展了全人工繁育研究,并取得成功。2021年,对瓦氏雅罗鱼开展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和优化,平均孵化率达到80%,较以往同期水平提高了20%;2022年首次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鱼类多鳞白甲鱼进行人工繁育实验,获得鱼苗5000尾,破膜率为70%,开口后成活率约为90%。

 

2021年9月7日,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向社会发布。其中的15种植物在北京市有天然分布,6种属于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分别是槭叶铁线莲、北京水毛茛、野大豆、软枣猕猴桃、轮叶贝母和手参。2022年,北京开展了轮叶贝母和手参的资源调查工作。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大兴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300万人次,同比增30.4%
北京
北京朝阳推出四条博物馆探馆线路,20万张文旅消费券免费领
北京
大兴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300万人次 同比增长30.4%
新京号
温榆河公园二期今年9月底开放,880种动植物“安家”
北京
北京实施离境退税政策十周年 离境退税商品月均销售1亿元
北京
“水质三剑客”与“溪哥”成邻居,880种动植物安家温榆河公园
北京
CBD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占全市近一半
北京
全球138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竞速,中国药企闯关“死亡谷”
消费
“长大想当科学家”,她在北大做到了
新京号
再添8种野生鸟类,北京鸟类数量已经达到527种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