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今年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主要针对眼科人工晶体等
新京报 记者 姜慧梓 编辑 樊一婧
2023-05-18 19:02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国家医疗保障局在5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主要针对眼科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适时还将开展新批次的药品集采。


长期以来,我国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特别是一些“进口老药”,尽管已经过了专利期,但仍以较高价格在国内销售,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也远高于国际水平。降低价格的有效方式是通过集中带量采购(集采),降低中选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成本,实现中选产品降价。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介绍,通过集采,我国药价持续上涨趋势得到扭转,群众用药负担显著降低。根据相关测算,与2018年相比,2022年我国药品采购价格指数下降19%。数据显示,国家组织集采333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集采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8种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80%,连同地方联盟采购,累计减负约5000亿元。


他举例,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白血病治疗药物“伊马替尼”,原研药1万多元一盒。该药物被纳入首批国家集采范围,中标的仿制药价格为每盒600元左右。原研药尽管没有中选,但受集采影响,价格也由每盒1万多元降至7000多元,缓解了白血病患者“用药贵”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心脏内科和骨科的主要耗材也已纳入集采,中选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患者负担明显降低。


价格下降使得更多群众更易获得高质量的药品和耗材。施子海举例,集采药品中,患者使用原研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比例由集采前50%提高到90%以上。心脏支架集采后,材质性能更好的铬合金支架使用比例由60%上升到90%以上,原先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但性能一般的不锈钢支架逐步退出市场。


通过集采,医药行业逐渐从过去“拼渠道、拼销售”转为“拼质量、拼价格”。2018年以来,我国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累计数量,由不足200种快速上升到目前已超过3000种,高质量药品正逐步占据临床用药主流。


施子海表示,国家层面,今年已经开展第八批药品集采,还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主要针对眼科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适时还将开展新批次的药品集采。地方层面,将重点对国家组织集采以外的化学药、中成药、干扰素以及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开展省际联盟采购。同时,促进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姜慧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常山药业因虚列费用300余万元遭罚,被财政部列为典型案例
健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集采之下,仿制药“扩容”的质量关
财经
2025年,医保将有这些新福利
新京号
人工耳蜗耗材集采本月开启 市场有望扩容
健康
新闻8点见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全面实施
时事
北京前三季度工业总产值近2万亿元,将出新政支持医疗器械产业
北京
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让更多听障人士获新“声”|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新闻8点见丨微信支付将全面入淘;国足18强赛今晚首战日本
时事
医药反腐风暴:一年半7家药企董事长曾被留置,销售费用现收缩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