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19个重点项目落地中关村科学城,覆盖数字经济和高精尖产业领域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编辑 陈静
2023-05-14 13:48
目前,海淀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5家,占全市的45%。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5月14日,记者从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获悉,日前,海淀区举办中关村科学城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此次活动签约重点项目19个,包括落地“两区”重点项目等,覆盖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数字经济和高精尖产业领域。

 

此次活动旨在加快重点项目落地速度,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积极推进“两区”建设深入发展。活动签约重点项目19个,包括落地“两区”重点项目、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投资项目和创新创业平台孵化落地项目,覆盖人工智能、医药健康、能源环保等数字经济和高精尖产业领域。

 

海淀区举办中关村科学城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海淀区供图


据介绍,通过签约,海淀区将进一步强化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同时通过人才、空间、公租房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助力企业持续在海淀创新发展,为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跑出“加速度”。

 

在民营企业家座谈环节,来自四方继保、海博思创、北斗星通、纳通、第四范式等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并围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海淀区区长李俊杰就企业关心的问题作了回应,并介绍了海淀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

 

“海淀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撑。未来,海淀区将继续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海淀区委书记王合生表示,通过“海英人才”评选、“薪火共燃”计划培育更多企业家,努力筑建起优质人才高地。同时,为企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营商环境,包括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国际交往条件、通过市场化手段提供专业的投融资服务等。海淀区还将继续在基础教育、人才、住房、基础设施、算力等领域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海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淀区在持续支持传统产业升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建链,瞄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区块链、工业母机(机器人)、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空天、能源环保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目前,海淀区共有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25家,占全市的35%;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5家,占全市的45%。

 

编辑 陈静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示范先行开创服务贸易新局
北京
加速冲刺五年成形丨济南起步区推进“一网通城”建设 加快数字化转型
新京号
创新驱动,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新京号
海淀北部再添“智造”引擎!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B 区)正式开园
企业资讯
数十项成果亮相中关村人工智能与未来城市论坛
北京
海淀是“源”的:从中关村到全球AI创新引擎
财经
区委书记初军威带队赴珠海、广州开展招商考察,强调要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合作,拓展大兴合作版图,推动区域
新京号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五大重点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北京
一周碳要闻:高耗能项目将实施碳排放双控审查(碳报第157期)
财经
位列榜首!北京海淀为什么成为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