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在“普通话之乡”,村民登台表演《花为媒》
新京报 记者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2023-05-02 18:26
这个只有大约600人的深山小村,直接参与评剧的村民累计有200多人。

新京报讯(记者王巍)5月2日,小长假的第四天,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火斗山镇火拉业余评剧团,在拉海沟村文化活动中心演出全本评剧《花为媒》。上百位游客和村民观看了演出。


参与演出的村民在舞台上合影。新京报记者 王巍 通讯员 邵帅 摄

 

拉海沟村在距离北京100公里的金山岭长城脚下,是远近闻名的“普通话语音采集地”“普通话之乡”。这里的男女老少,都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都是评剧世家,他们自发组织的乡村剧社,已经传承了一百多年。这个只有大约600人的深山小村,直接参与评剧的村民累计有200多人,家家户户都有“艺术家”。

 

村民们在台上表演。新京报记者 王巍 通讯员 邵帅 摄

 

来自北京的游客蒋凯说:“这个村里的剧团真不错,演员的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又有标准的普通话加持,真看不出是业余的。”

 

观众在台下观看演出。新京报记者 王巍 通讯员 邵帅 摄

 

演出现场。新京报记者 王巍 通讯员 邵帅 摄

 

据滦平县委网信办主任邓秀军介绍,这个剧团的演员都是本村的村民,他们定期排练,过去是口口相传,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村民们根据录像带、光盘等载体反复观看揣摩经典的传统剧目,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能演出十四五个全本剧目,比如《花为媒》《小姑贤》《刘巧儿》《杨三姐告状》等。

 

村民在后台化妆。新京报记者 王巍 通讯员 邵帅 摄

 

村民在做上台前的准备工作。新京报记者 王巍 通讯员 邵帅 摄


火斗山镇党委书记李铮表示:“火斗山镇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活跃,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挖掘发扬诸如看抡花、中幡等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扶持民间社团,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大文章。”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巍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8月出发正好!这条不挑车型的清凉秘境线,引起极度舒适!
新京号
“抖音非遗嘉年华”亮相第九届成都国际非遗节
企业资讯
烟台网络正能量精品展播(十)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7月文艺资讯丨奏响 “运河华章”,绘就红色精神长卷
娱乐
文明城区北京行丨大兴文明树新风:深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北京
大戏看北京5月19-25日文艺资讯丨话剧《天下第一楼》再登台
娱乐
打造文化新IP——第四届雄安·雄州文化艺术节观察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5月文艺资讯丨五月演出精彩纷呈
娱乐
亏损10亿上热搜,门票是桂林旅游起点而非终点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