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网红品牌开店、头部企业推新品,北京火锅市场“五一”迎新
新京报 记者 于桂桂 编辑 王琳
2023-05-01 09:06
“五一”小长假,餐饮业逐渐升温,海底捞、呷哺呷哺、湊湊等火锅品牌最近新动作不断,推出火锅新品、拓展门店。在此之前,2023年一季度,北京新增多个火锅品牌,仅是3月,就有朱光玉火锅馆、鸿姐老火锅等品牌在北京开设首店,并加速拓展门店。新品牌为北京餐饮市场带来了新鲜感,这个假期,北京消费者吃火锅将有更多更新选择。

火锅新面孔扎堆亮相京城

从3月开始,多个火锅新品牌加速在京拓店。其中,朱光玉火锅馆、鸿姐老火锅相继在京开设首店,并加速拓展门店。据大众点评网显示,首次进京的朱光玉火锅馆目前在京已有3家门店,分别位于丰科万达、颐堤港、工体;鸿姐老火锅在京门店数量达到5家,另有1家门店显示“即将开业”。此外据新京报记者了解,被称为“公路夜市”的重庆老街区特色火锅萍姐火锅今年将在北京三里屯开设首店。

工作日晚间8时,在朱光玉火锅馆三里屯店门口等位的消费者。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摄

朱光玉火锅馆、鸿姐老火锅都是主打“重庆老火锅”品牌,新京报记者体验发现,它们在营销模式、产品设置上较为相似。

目前这两家门店人气较旺盛,工作日晚间6时左右,朱光玉火锅馆、鸿姐火锅就开始排队等位。日前,记者在朱光玉火锅馆三里屯店取号显示,有20多桌正等待就餐,等位时间超过1小时。同样的时间段,鸿姐老火锅双井店也需等位半小时。

“烟火气”“夜市”是鸿姐老火锅、朱光玉火锅馆营造氛围的关键词。朱光玉火锅馆门店内的装修主打“重庆老街市”风格,店内以水泥工业灰冷色系混搭中国风大红灯笼,碰撞出国风潮流感,使怀旧、重庆夜市的烟火氛围更为浓烈。而鸿姐老火锅门店设计较为简约,但店内茶饮、小吃热卤等“档口式”分区也在力图营造出重庆夜市的热闹感。

在产品设置上,二者相似点较多。茶饮、卤味小吃是两个品牌必备的品类,二者均对红糖糍耙、牛肉丸、肥肠等产品进行了创新改造,比如朱光玉火锅馆将传统的红糖糍耙改造为野菜糍粑,鸿姐老火锅则改造为蛋煎糍粑。此外,二者均在成立之时便放开了加盟,以此模式拓展门店,在它们的官网都详细介绍了加盟流程、方式。

鸿姐老火锅的蛋煎糍粑(上),朱光玉火锅馆的野菜糍粑(下)。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摄

新京报记者同时获悉,怂火锅北京二店落子三里屯,将在2023年暑期开业。怂火锅于去年9月在北京开出首店,火锅+茶饮+舞蹈表演等多元化的组合形式迅速引起京城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头部火锅品牌持续推新拓店

与具“网红”基因的火锅门店玩法不同,在会员系统等数字化后台的支撑下,海底捞、呷哺呷哺、湊湊等“老牌”火锅店应对“五一”消费高峰更为熟练。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和往年一样,头部企业熟练打出“组合拳”:增加备货量和人力,依靠推新、折扣引流。

新京报记者从海底捞了解到,4月22日至25日,海底捞全国门店接到就餐预订量同比去年增幅超过120%,部分热门景点周边的门店已开启了晚市多轮预订模式。

“今年人们的出游意愿非常强烈,预计景点周边和重点商圈门店会迎来一波消费高潮。”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五一’期间的餐位预订提前一周就开始了,预订高峰也较往年提前。”4月24日,海底捞当天收到预订量同比上周一增长近5倍,比去年同期增长超7成。海底捞景点门店预订尤为火爆,部分门店开启晚市多轮预订模式。

为拉拢客流,海底捞推出9款新品,涵盖锅底、荤菜、素菜、甜品和饮品五大品类。上新的荤菜有四款,在素菜方面,海底捞选择了现剪现吃豌豆苗和珍珠玉米笋,并推出夏与荷冰慕斯和夏日抹茶生椰,提前进入夏日。

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湊湊有料火锅、趁烧欢乐烧肉、茶米茶等品牌门店加大人力和备货量,并推出相关优惠主题活动,推动餐饮消费。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临近假期的时候,餐厅预订就非常火热,为保障‘五一’消费顺利进行,我们所有门店加大了3倍左右的备货量、人力。并在一些网红购物中心、景点周边的餐厅,例如呷哺呷哺北京王府井餐厅、湊湊上海迪士尼小镇店、趁烧上海日月光店等,计划增5至10倍的人力和货量。”在新品方面,湊湊有料火锅推出金汤酸菜鱼、酸菜白肉、胡椒猪肚鸡等锅底,同时推出雪茄春卷、包芯油条、开心果口味系列奶茶等创新产品。

此外,呷哺集团计划在“五一”前后新开约20家门店,包括呷哺呷哺、湊湊、茶米茶(独立店)等三大品牌,集中开设在华北、华南、华东区域。

品牌拓展寻求创新力、差异化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火锅品牌加速在京开店,背后原因主要在于此前餐企扩张受到影响,现在,大部分餐饮品牌看到市场回暖,重启开店计划,把握经济复苏机会。

“相对于其他餐饮业态,火锅业态不需要后台厨师、更容易标准化,因此更易拓店。但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拓店,影响火锅开店的速度除了资金之外,还有品牌影响力、运营管理能力、供应链能力,像海底捞、呷哺呷哺等头部火锅企业扩张会更有优势,“这些能力背后均指向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强直接影响开店信心,信心足开店速度也将加快。此外,创新力强、差异化的品牌也具有拓店优势,比如怂火锅。”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以“火锅+”多元素组合形成话题迅速出圈的火锅品牌超过10家,包括怂火锅、谢谢锅、萍姐火锅、朱光玉火锅等。业内观点认为,火锅与其他商业业态结合,其目的是将单一的火锅进行多元场景化拓展,将消费者带入某种特定消费场景,引发附加的消费体验和服务,不仅增加单店营收能力也易带来持续的消费流量,未来这种模式或将持续成为多个火锅品牌发力的重点。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
相关推荐
龙头企业利润大跌,卤味真卖不动了?
消费
春菜上新叠加出游踏青热度高涨,清明假期北京餐饮预计迎客流高峰
消费
终端动销不畅,新品表现平平,雪糕冰淇淋今年“开柜”有点难
消费
饺子汤圆“不好卖”,速冻企业跨界寻增量
消费
餐饮下沉市场活力增加 “刚需”品类成主力
商业
“餐饮小白”跨界加盟永和大王,一场关于长期主义的“双向奔赴”
商讯
多家餐企国庆假期客流营收双增长,老字号、特色餐饮成热门打卡地
商业
超2万字!从十个方面理解芜湖
新京号
热门评论
初霁
7天前
我爱吃的店都没有呀,窑台的羊腿肉,羊大爷的肥牛,南门炸烧饼,都好吃各有特色
可笑却无公主病
7天前
这两家点都没听过呢,有机会见到试试去
老陈
7天前
火锅是真好吃,吃完衣服上的味道也是真让人受不了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