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长寿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始寻找仙丹,到现在医学技术发展,平均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升到如今的77岁。
好消息是,最新的研究显示,到2035年,国人的预期寿命将会进一步提升,增长到81.3岁!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寿命的增长,一些疾病也进入高发期,那么如何更健康长寿呢?
国人越来越长寿
预期寿命将增长到81.3岁
3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研究员等人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显示,到2035年,国人的预期寿命或将增长到81.3岁,将实现国家提高预期寿命的目标。
1.从城市来看:
北京女性、上海男性最长寿
从城市上来看,北京女性2035年预期寿命最高,达到90岁的概率为81%,其次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
男同胞的话,上海男性出生时预期寿命最高,超过80岁的概率为98%,此外还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和福建的男性超过80岁预期寿命的概率超过50%。
2.从性别来看:
女性比男性长寿7岁
研究发现,中国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将会进一步增长,从2019年的77.7岁稳步上升,预计到2030年,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
到2035年,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女性平均为85.1岁,男性为78.1岁,女性要比男性长寿高达7岁!
3.从增长来看:
广东、福建预期寿命增长多
女性预期寿命增长最大的省份是广东、北京、浙江和福建,至少有53%的概率增长超过5岁。
男性预期寿命增长最大的省份是西藏、福建、广东和吉林,至少有53%的概率增长超过4岁。
年龄增长
这些疾病开始高发
1.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老年人的第一大死因,资料显示,在2012-2013年,每年心血管疾病导致全球1730万人死亡。
而在中国,40%老年人的死亡是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更可怕的是,它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还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2.
癌症
2022年,由国家癌症中心主办的肿瘤学术期刊《国家癌症中心》杂志(JNCC)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新发约406.4万恶性肿瘤病例,241.35万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病例。
也就是说,平均中国每天有1万多人会被诊断为新发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人确诊。
3.
骨质疏松
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达到32.0%。
患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骨痛(疼痛通常是翻身、长时间行走后发生,负重后加重),脊柱变形(驼背变矮),脆性骨折等表现。
4.
大脑衰退
202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指出,45岁后,人类大脑的衰退速度则会明显加快。
大脑衰退,如同电脑的CPU出了故障,机体其他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加快整个机体的刷老进程。
做好这些
畅享健康长寿
01
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最重要的四个原则:首先,食物要多样性,主食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其次,多吃蔬菜和水果,建议每天吃蔬菜300g以上,水果200g以上;
再次,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建议每天鱼虾类50-100g,禽肉50-75g;最后,减少烹调油,吃清淡减少盐的摄取。
02
增加运动
老年人经常进行运动,可以持续地延缓肌肉及其骨量的丢失,还可以改善心肺和血管功能,维持健康体重,降低跌倒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03
良好情绪
老年人心理健康决定着他们的身体健康,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则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抑郁烦恼、发怒等消极情绪往往是引起或激发某些疾病的心理因素,所以建议老年朋友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度过每一天哦。
04
科学应对
三高往往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因此,针对心血管疾病,防治三高是关键!
癌症虽然可怕,但是早期能够及时发现,却可以大事化小,针对癌症,最重要就是做好定期体检。
防治骨质疏松,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它能有效促进钙在肠道内的吸收。
针对大脑衰退,可以多做些益智类活动,比如读书、下棋、打牌等,同时还可以补充卵磷脂。
作为主要构成大脑细胞膜的营养物质——卵磷脂,在脑神经细胞中的含量能占到其质量的17%~20%,对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