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正乙祠:力图打造古戏楼界的“国家大剧院”
新京报 记者 刘臻 郭延冰 编辑 田偲妮
2023-03-29 21:57
张鹏正在为“会馆有戏——正乙祠戏楼重张一周年演出月”做着紧张的准备,而从3月22日起,为了迎接此次盛事,正乙祠进行为期十天的小型修护工作。“届时,当观众再来到这里时,会比以往更加漂亮。”

自去年四月修缮一新的正乙祠重张以来,这里时隔数年再度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从开幕驻场戏正乙祠版《天官赐福》到《墙头马上》《怜香伴》,以及梅兰芳纪念馆、报国寺、正乙祠将联动创排“会馆有戏”系列剧目,《遇见梅兰芳》之《游园寻梅》、沉浸式曲剧《茶馆》,“会馆有戏”让这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戏楼重焕风采。“虽然从2018年12月31日以后,正乙祠的官方公众号再也没有更新过跟演出相关的内容,但这几年却默默地涨粉数万。”北方昆曲剧院导演、正乙祠戏楼总经理张鹏自豪地告诉记者,在某点评软件上,戏楼的评分始终高达4.9分,足以说明人们对于这座戏楼赋予的至深感情。


正乙祠戏楼。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选戏:三百多年戏楼里,要看到新潮流碰撞


北枕国家大剧院,东望前门大街,西邻宣武门天主教堂,南接琉璃厂文化街,正乙祠戏楼所处的前门西河沿街算得上是占尽了地利。前门西河沿街的历史可上溯到明代,此街沿内城护城河而成,因其处于正阳桥以西,人们俗称它为“西河沿”。这里曾是“京城早期的金融街”——清朝时这里曾有银号会馆(正乙祠)、仁昌金店、汇泉银号、乾云生银号等,到了民国时期,街内更是雄踞着交通银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察哈尔兴业银行等我国早期的金融机构,至今,人们走在通往前门大街的西河沿街内,还可看到数处中国早期金融业的实物遗存。


一说起正乙祠,张鹏的眼里便闪现着光,“小而美、‍‍小而精是正乙祠戏楼在北京众多会馆中的优势,就像是一颗北京城市中小小的却又非常璀璨的明珠。”张鹏希望,未来人们来到这里不仅仅是看一座拥有三百多年的戏楼,还应从中体验到更多中西结合多元文化与新潮流的碰撞,甚至成为古戏楼界的“国家大剧院”。张鹏表示,众所周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所有作品,首先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这个标准也可以看作并不是任何一类作品都可以在那里进行演出。


那么既然要推动“会馆有戏”,究竟什么样的“戏”才配得上正乙祠三百多年的底蕴?张鹏认为,必然要选择与优秀的艺术家合作,去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精品。让观众从走进正乙祠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这里独有的文化气息,最终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状态。“虽然正乙祠叫戏楼,‍‍但我们对于它的‍‍定位不只有戏,其实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当它融入到正乙祠的气场里,完全可以改变原有艺术气质。戏楼作为中国最传统的舞台呈现方式,‍‍既然戏曲可以走进西方的剧场,为什么西方的艺术形式就不能走进我们传统的戏楼,互相产生出一些新的化学反应。”


运营:边使用边修缮,让正乙祠自主“造血”


正乙祠戏楼观众席布置。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北方昆曲剧院自1957年成立以来,六十多年里始终没有一座属于剧院的演出剧场,随着去年正乙祠重张,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自己使用的演出平台,这是一场相互成就。


从2019年正乙祠戏楼正式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开始,北方昆曲剧院对正乙祠戏楼的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协调推进对正乙祠的加固、重装工作,组织多方力量研讨探索如何用好、用活这座殿堂级的文化“活化石”。北方昆曲剧院党总支书记孙明磊介绍,正乙祠自启动修缮以来,根据文物专家前期的勘验所提出的问题,分别对戏楼因舞台灯光设备所造成的承重、戏楼的安全用电等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与改造,解除了相关隐患,让戏楼整体得到了更为安全的保护。同时按照古建筑“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要求,正乙祠也进行了彩画补彩和重新粉饰,从会馆修缮的角度,孙明磊一直秉承着一个坚定的态度:“正乙祠的修缮与加固没有终点。”他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希望当正乙祠在今年四月真正能够面向社会的时候,将它的功能完全打开。‍只有让更多的观众走进来,才能让正乙祠产生实际的社会价值,自主产生造血功能,将来‍‍再去不断地完善。最好的文物保护是边使用边修缮,正乙祠未来也要走向这样一条路。”


正乙祠修缮进行了彩画补彩和重新粉饰。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在孙明磊看来,“会馆有戏”是一个特别耐人寻味的“一语双关”之词。他认为,会馆不仅要有戏,而且还得“有戏”(事情能成之意)。会馆不仅得有好戏大戏走进去,还要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带动周边文化经济与人流一起动起来。“依托正乙祠戏楼,将传承六百多年的昆曲艺术与三百多年的古戏楼完美结合,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发挥好中轴线文化功能,进而带动整个前门地区的经济发展。”孙明磊坦言,“会馆有戏”的高明之处在于,持续让各个院团出人、出戏、出精品,这无论对打造“大戏看北京”名片,还是与刚刚提出的建设“演艺之都”来说,都是一个强有力的助攻。


修缮和提升为会馆的“新生”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文艺院团的入驻则为演出提供了可持续的内容。张鹏表示,“受到去年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正乙祠主要处于一种试营业的状态。这一年来,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通过日常的演出活动打磨团队,调试场地的设备。在听取各方领导与专家建议的同时,总结好经验,期待着四月‘重张一周年演出月’的全面启动。”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翟永军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会馆有戏,百年戏楼迎新客|文物创新活化利用新样本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系列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特别报道

相关推荐
正乙祠重张,8家会馆联动“会馆有戏”系列演出
娱乐
京华物语丨100多年前北京最繁华时尚的街区在南城哪里?
文化
在北京,“文艺”过大年
文化
“揭秘”古北水镇丨风景之上的生活
健康
“意外”会否意料之外?
娱乐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