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产品线、圈粉年轻人,钟薛高推出低价冰品胜算几何?
2023-03-29 17:07
订阅
3月29日,钟薛高举行年度新品发布会,推出了由AI主导的新产品系列“Sa'Saa”和“钟薛高的糕”新款甜品——“旦生”。发布会上,钟薛高创始人林盛表示,这是钟薛高创立以来,第一次以新品发布会的形式来推出新品,以后每年也将继续延续这种形式在同一时间段推出新品。而外界的目光则更多聚焦于“Sa'Saa”这款新品,认为其是钟薛高向下拓宽产品价格带的重要举措。
钟薛高创始人林盛
会后,林盛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Sa'Saa” 系列定价为3.5元,该项目的内部代号为“钟薛不高”,“我们后续会逐步把价格打印到包装上,充分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
钟薛高发布Sa'Saa系列冰棍,AI起名圈粉年轻人?
据林盛介绍,Sa'Saa系列定价3.5元,拥有红豆冰、绿豆冰、牛奶冰、可可冰四种口味,是冰品行业首款从起名到口味,再到设计,基本由AI参与甚至主导的产品。此前不久,钟薛高曾与百度文心一言官宣合作,据悉,此次Sa'Saa的设计开发使用了包括ChatGPT、文心一言在内的多款主流AI产品。
“Sa'Saa也代表着年轻、时尚的品牌形象,根据AI提供的背景信息,其命名由来既是在模拟咬下冰棍时的声音,也有年轻人亲昵活泼爱‘撒欢’的意思,还可以解读为 ‘Satisfy And Surprise Any Adventure’(一切冒险都可以带来满足和惊喜)。来自AI的起名,体现了年轻人不受束缚,勇敢地去追求自我、表达自我,享受生活乐趣的意味。”林盛说。
不过,对于AI主导雪糕产品这件事,外界看法不一。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品牌管理专家伍岱麒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钟薛高是很擅长内容营销的,现阶段人工智能受到的关注度很高,所以企业趁机推出AI概念的雪糕,也可能是蹭热度。不过,从可操作性上看,通过AI实现也并非不可能。例如产品设计,口味选择等,完全是有可能通过AI来帮助实现的,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AI在效率上会比较高。”
“雪糕品牌是给消费者的味觉和嗅觉提供满足感愉悦感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有一定想象力的,而‘AI感’的产品,会缺乏灵魂,有可能同质化较高,故此只能是中低价的产品。钟薛高这次的新品上市后,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 伍岱麒说。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雪糕成为AI周边,钟薛高力推这个概念,更多是在讨好Z世代年轻人,增强产品与年轻人之间的互动性。不过,3.5元的这个定价,会让钟薛高的消费者觉得,自己之前是不是买贵了。因此,我认为,钟薛高目前的新品定位存在一定风险。”
杀入平价雪糕赛道,钟薛高有哪些优势?
一直以来,钟薛高的产品主要销售价格区间为10元至20元/支,林盛也曾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产品定价是成本倒算的结果,每支雪糕均价10元以上,背后是优质的用料、严谨的运输和履约成本。”
如今,Sa'Saa定价3.5元的数据一出,连钟薛高内部人士都在慨叹,“这应该是钟薛高目前推出的最便宜的产品了”,也难免引发大众的各种揣测。
那么,在杀入平价雪糕赛道之前,钟薛高是如何规划的?
“我们一直认为,雪糕冰淇淋领域产品的价格带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丰富自己的产品线,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现如今,钟薛高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货,一线城市到六线城市都可以买到,我们推出Sa'Saa系列产品,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不太一样的产品,同时,这款产品更年轻、更时尚。”林盛说。
同时,面对外界关于钟薛高推出新品意味着企业“杀入平价雪糕赛道”“剑指下沉市场”的看法,林盛回应称,“我们没有去切入一个叫平价的雪糕赛道,也不存在下沉市场这样的划分,这本来就是钟薛高品牌规划当中的一部分。”
在采访过程中,林盛多次表态,此次推出Sa'Saa系列产品的初衷是:“我们觉得,有一些年轻人,他们喜欢的就是畅爽、好玩、过瘾这样一类的产品,我们看到 了其中的机会,所以我们研发生产出了这样一个冰类的产品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雪糕年产量过亿,林盛吐露钟薛高渠道策略布局原则
“雪糕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因为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和跨界玩家入局,但是,高品质的产品一直都是消费者的主流需求,消费者希望吃到更好的产品。”林盛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同时,林盛还提到,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企业整体供应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8年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扩充产能,但是产能的高质量和整个供应链的柔性发展是我们更加看重的,钟薛高每年的雪糕产量早就突破了一亿支,每年都是要过亿甚至是过两亿支,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月份以及不同产品的需求去快速地响应。”林盛说。
在渠道铺设方面,众所周知,钟薛高是线上起家,从2021年开始,其线下的比例持续增长。据林盛透露,到2022年,钟薛高产品销售的线下占比已经超过了线上。
对于2023年的渠道规划,林盛表示:“我们认为,线上线下会有不同的消费场景,我们在新的产品创新上会投入更多精力,以前我们觉得一款产品在线上线下都会有消费者,2023年,我们会在这方面把产品的区隔做得更开。我们更多是希望用产品本身的创新来去规划我们的渠道策略。”
谈及新消费品牌的竞争力,林盛觉得:“对于所有新的消费品、新的消费模式而言,品质都是第一前提,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是需要时间的积累,逐步建立的,这是每个企业的内功。如何度过时间周期这件事,是所有新消费品牌必须要上的一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阎侠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