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节以来,北方地区出现多轮沙尘天气。据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受沙尘过程影响,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40个城市出现了沙尘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其中131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均为5年来最多。截至3月26日,沙尘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增加了1.2个百分点。
受沙尘过程影响131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为5年来最多
刘炳江表示,本世纪以来,中国的沙尘天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高发期仍然集中在3-5月份。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其中4次集中在3月份。3月份以来,沙尘过程较往年同期略偏多,较十年同期多了两次。尤其是3月19日至23日发生的沙尘天气,气象部门定级为强沙尘暴。
这次强沙尘暴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影响了全国20个省、区、市,北方各地PM2.5、PM10的浓度达到了严重污染,河北张家口PM10的峰值超过了9000微克每立方米。受沙尘过程影响,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40个城市出现了沙尘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其中131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均为5年来最多。
全国沙尘造成的超标天数达到了1533天,同比增加了590天。截止到3月26日,沙尘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增加了1.2个百分点。“气象部门说沙尘在24日结束,是以能见度来判断的。但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到今天还没有结束,到昨天为止,许多地方还出现了浮尘,PM10还是超标的。”
今年是沙尘“大年”,生态环境部将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
他说,今年3月份以来,沙尘天气偏多的原因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下垫面利于沙尘活动。2022年,蒙古国降水较20年同期偏少,沙源地植被覆盖较差。今年3月份以来,蒙古国的南部和我国的西北地区,气温较常温同期偏高5-8摄氏度,尤其是3月初出现了一次极为罕见的回暖天气,导致了前期冻土层沙土出现快速融化,同时沙源地基本无降水过程,地表无积雪覆盖,大范围的地表裸露,利于沙尘活动。
二是气象条件有利于沙尘的传输,今年蒙古气象强度偏强、冷空气的活动较多,在冷空气东移南下过程中,强烈的大风卷起扬沙,为沙尘粒子卷扬进入高空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在高空西北气流的作用下,大量沙尘粒子向下游传输沉降,叠加内蒙古本地的沙源,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对北京而言,有两股沙尘传输路径,一股是我国西部,另一股是蒙古国的中南部。其中,从西部方向来的气流传输到北京,基本上是以浮尘为主,不会出现沙尘暴;蒙古国的中南部沙尘影响最大,因为传输路径比较短,气流比较强,就造成了较重的污染。
据科研人员统计,近十年来,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4倍。今年春季4、5月,蒙古国南部至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有蒙古气旋阶段性南下影响,利于形成沙尘天气过程。预计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过程次数较近十年同期偏多,也就是说今年是一个沙尘的大年。
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气象部门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测到可能出现沙尘的时候,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公众做好健康防护。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