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实现理想的年代,更需要勇气“不止不休”|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刘昀昀
2023-03-24 11:14
它可能没法照亮黑暗,也可能会得到抱怨,但有这束光在,人们内心总是会踏实一些。

▲新京报x《不止不休》海报。

3月24日,《不止不休》的电影在全国公映。此前,该片在京举办了首映礼,主创人员分享了该片的创作背景与幕后故事。据悉,这是一部以媒体记者为主角、揭露“乙肝代检”黑幕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不止不休》是一部选材独特的电影。这是华语电影史上罕见的、纯粹的“媒体题材”作品。在过去的电影作品中,记者形象通常以“跑龙套”的形式出现,且时常被脸谱化处理,观众对于媒体的运转方式、记者的工作方法等,缺乏真正的了解。《不止不休》的出现,算是弥补了华语电影创作在该领域的空白。

《不止不休》也是一部具有时间与年代质感的电影。故事发生于2003年,迄今整整二十年。当年处于纸媒的黄金时代,新兴的互联网尚未对新闻出版行业造成实质上的冲击,捧读的报纸仍然是最为主流的获取信息与观点的渠道。

电影虽然重点刻画的是纸媒行业从业者,但由他们那里延伸出去的触点,却可以到达当时社会的多个领域,属于新闻出版行业的“纸媒精神”,也以其他形式存在于其他领域。电影因此也具备了“时光通道”的形式意义,成为帮助观众回望过去的载体。

《不止不休》同时也能使人感受到一份理想主义情怀,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一名只有中学学历的小镇青年,在北京一家著名的报纸追求新闻理想,可以看到当一个人有了社会责任意识、肩负公众利益之后,所被激发出来的胆量与勇气。

电影里讲述的“乙肝代检”在当年是轰动一时的事件,在整个漫长的“乙肝歧视”消除过程中,它起到了重要的环节作用。而正是有许多类似韩东(《不止不休》男主角)这样的人,通过不断的接力,对打破不公、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规则,做出了属于一位普通公民的杰出贡献。

▲《不止不休》剧照。

在电影公映的当下,数十万计的记者群体,其中已有许多完成了艰难的转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于从业者来说,看《不止不休》所激发出来的情绪,难免更多是怀旧与感叹。

然而对于观众而言,《不止不休》给出的启发,不应止步于“小人物的奋斗”。在一个更多人普遍拥有进步机会,实现个人理想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个人在得到价值体现的同时,为群体、社会的发展与前行,做出过什么样的努力。

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的《聚焦》,是一部公映于2015年的优质“媒体题材”电影。它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有时我们很容易忘记,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黑暗中蹒跚,突然一束光照进来,我们反倒不停地抱怨了”。

对于“媒体题材”电影来说,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要起到“一束光”的作用。它可能没法照亮黑暗,也可能会得到抱怨,但有这束光在,人们内心总是会踏实一些。

期待《不止不休》能引起观众注意,也期望这一题材的电影,可以继续被拍摄出来,被更多人所看到。

撰稿 / 韩浩月(文化专栏作家)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吴兴发
相关推荐
“文弱书生”是何种男性气概?一种被忽视的中国历史语境
文化
顶配搭档幕后对谈:为托尔金创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化
“放下自我”,是我们开始对话前的必修课 |专访林垚
文化
2024,走入世界“不确定”的深处
文化
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未来5年,AI进展将超越本世纪至今所有成就
科技
叶嘉莹:我心中的诗词家国丨逝者
文化
魏春荣:在昆曲的守正创新中,续写李佩先生坚韧乐观的传奇|专访
娱乐
北京文化论坛两场专业沙龙举行,探讨文学“出海”与舞台“出圈”
娱乐
“二手职场”带来的滤镜,无法帮你看清真实职场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