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美联储议息结果即将公布!美欧银行风险犹在 加息走到十字路口
新京报 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2023-03-22 14:26

美国时间3月22日,美联储最新的议息结果即将公布。在当前美欧银行业风险并未完全消散之际,此次美联储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加息策略备受关注。


从目前全球市场观点来看,针对此次美联储加息的预测主要有两派,要么此次加息25个基点,要么直接暂停加息应对风险。


金融市场已经达成共识,美联储在控制高企的通胀率时,过晚过猛的加息进程是导致此次美欧银行业风险暴露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意味着美联储已经走到了政策抉择的十字路口,必须面临“控制通胀”与“金融稳定”的两难抉择。


暂停加息或是降低幅度 市场疑云重重


美联储此次议息结果即将揭晓,但在此之前,市场依然疑云重重。


部分市场人士建议,美联储应该暂停加息进程。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表示,尽管政策制定者积极应对,以支持金融体系,但市场似乎并不完全相信支持中小银行的努力将被证明是足够的。因此,银行体系的压力仍然是目前最紧迫的问题。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亦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美联储此次有可能暂停加息。美联储加息是为了应对美国国内高企的通胀率。当前,美国通胀率已经从高点下降,美国加息进程基本已到尾声。而此时暂缓加息进程也可缓解因加息带来的银行风险问题。


根据美国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年通胀率在2023年2月放缓至6%,为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不过,亦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不会暂停加息进程,但可能会将加息的幅度从50个基点下降到25个基点。


“银行业相关风险事件一方面大概率不会引发太大的蔓延势头,另一方面从美联储的职责来说,控制通胀率更为重要。”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前美国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此前定下2.7%的目标,一旦暂停加息则可能会导致此前努力付诸东流。美联储的职责是稳定物价和保持金融系统安全运行,经济增长还是萎缩需要关注,但不是它的目标。在美联储看来,经济恢复正常的标志是物价稳定,而要达到目标需要付出代价,这代价就是一定程度的衰退。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则认为,数周前,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接近100%,问题是加幅多大而已。现在,美联储不得不担心紧缩将会增加金融体系的压力。如果美联储这次暂停加息,瑞银预计,美联储将释放出在未来几个月再次加息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公布前夕,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最新表态或意味深长,这位此前担任了多年的美联储主席的美国官员表示,美国银行系统“依然稳健”,但如果有必要,政府会采取措施保护小型银行。该消息推动银行股、尤其是地区性银行股上涨,第一共和银行盘中一度涨近60%。


加息过晚过猛 成导致银行业风险重要原因之一


多位金融机构高管和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过晚、过猛的加息进程是构成本轮始于硅谷银行破产的美欧银行风险事件重要原因之一。


海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吴庆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美联储此轮加息过晚过猛,是造成银行风险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在美国通胀率高企的头一年,美联储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一年以后恍然大悟,启动追赶式加息,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直接造成了硅谷银行倒闭。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近日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硅谷银行破产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大逆转有关。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美联储大幅扩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这导致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表;安全资产回报流动性利率亦出现了大逆转。


实际上,美联储此轮加息幅度已经达到75个基点。这造成了硅谷银行手中持有的债券价格下跌,并引发了市场恐慌而遭到挤兑。


刘晓春认为,硅谷银行看来是以投行的理念在管理资产负债,没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或头寸管理理念,所有资金都用于经营性投资和交易,并对相关部门和员工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当美联储开始加息,交易员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绩效而不是银行的流动性,没有及时卖出一部分证券,寄希望于美联储加息周期不会太长。但随着美联储加息不断,债券资产在交易中持续贬值。这时,就交易员个人和部门的行为逻辑分析,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要么翻盘要么崩盘。


“如果能够硅谷银行最终将债券持有到期并获得票息,其风险亦不会太大。”刘晓春表示,但美联储不断加息对其主要客户的科创类企业造成了影响,因此客户不得不提取存款用于自身经营中,这对硅谷银行负债端形成压力。同时,此次危机还叠加了恐慌性挤兑,最终导致了硅谷银行的倒闭。


随后,硅谷银行的倒闭也在市场恐慌情绪中,传染给了同样持有较多债券资产的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以及一直“带病”发展却具有系统重要性意义的瑞士信贷,美欧银行风险就此被放大。


降通胀还是稳金融 美联储面临多难抉择


美欧银行业风险的蔓延,不得不让美联储走到政策选择的十字路口。


瑞银在3月22日发表的观点中指出,当前美联储面临降低通胀与稳定金融的两难决定。美国通胀仍远高于央行目标,劳动力市场仍非常紧张。由于通胀高企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根深蒂固,迫使美联储采取行动来稳定价格。但另一方面,如果金融体系问题蔓延而导致经济衰退,美联储有信心手上的工具有助于避免出现严重的衰退。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在近期发表的《美联储的通胀教训》中指出,硅谷银行危机使美联储从“两难”变为“三难”。


余永定认为,在硅谷银行之后,美联储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选择是:金融稳定还是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是所有国家都要面对的“三难选择”。 如果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得不到抑制,流动性的短缺必然导致资产价格下跌,从而形成资产价格下跌与流动性短缺的恶性循环。为了稳定金融市场,货币当局必须针对资产价格、流动性和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三面出击,但是,美联储已无法再诉诸新一轮QE和零利息率。


“这对中国的启示意义在于,中国目前的通胀率依然很低,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问题,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经济增长。”余永定认为,中国必须把稳增长放在首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而宏观经济政策不是灵丹妙药,执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为深层次的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争取时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姜樊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美联储新年首秀维持利率不变,3月或继续推迟降息
财经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半个月新高 未来仍将保持双向波动
财经
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 9月议息会议纪要传递了什么信息?
财经
离岸美元兑人民币今年首次跌破“7” 双向波动弹性增强
财经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挑战6.9 市场预计二季度汇率重回升值通道
财经
新闻8点见丨沙尘来袭!北方多地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
时事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引发美元重挫 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
财经
美国M2出现历史上首度负增长 会影响美联储决策吗?
财经
美联储量化宽松规模扩大
财经
美联储按兵不动,全球开启降息大幕,中国央行是否跟进?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