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巨石发布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 绿色产品产量占比100%
新京报 记者 白华兵 编辑 岳彩周
2023-03-21 19:49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华兵)3月21日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中国巨石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实施绿色能源计划、低碳生产技术、零碳循环模式,实施屋房光伏发电探索,配套风力发电工程,通过充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使工厂拥有综合为零的碳排放表现,使得绿色产品产量占比100%。

报告表明,该公司“建立起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和人为固碳端的‘三端发力’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双碳’目标提供覆盖全社会、全行业、全场景的最优解。”

在生态环保建设资金的支出和投入上,保证项目环保投资占比不少于2%,在工艺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改造方面支出超1.8亿元,三废治理投入费用超1.1亿元。

该公司自主发起节能减排减废、职业健康项目共计208项,项目累计节约标准煤41775吨,相当于2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1万吨,相当于一年植树约600万棵。同时,自主研发无硼无氟高模量,高性能E9配方,采用新原料,提升物理指标性能。在生产同等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时,所需玻纤原料至少减少10%,每年可节约矿产资源超100万吨。

采用中水回用、全自动控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杜绝跑冒滴漏现象。2022年水资源循环利用率约98%。2022年,碳排放水平在同行业中已具备明显优势粗纱产品单位产品碳排放同比下降0.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1%;细纱产品单位产品碳排放同比下降8.6%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6%。

中国巨石以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在规模、技术、成本、市场、质量、效益等方面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22年11月2日,中国巨石智能制造基地圆满落成。基地总投资140亿元,形成了60万吨玻纤纱和8亿米电子布的产能规模。

据了解,早在2008年中国巨石就提出了“四不原则”,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产;2012年,布局埃及和美国,推动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2017年迈出智能制造步伐,建设“未来工厂”,树立产业高水平标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白华兵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一周碳要闻:AI耗电引发碳信用狂欢(碳报第153期)
财经
447家基础化工企业ESG:披露率达四成,加速追赶全行业
双碳与ESG
指数月报|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4月趋势与收益
财经
食品饮料行业ESG扫描:百家公司加入披露队伍,白酒行业领跑
财经
指数月报|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3月趋势与收益
财经
亚投行郑权:未来将对成员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财经
聚焦企业家精神和新兴技术,夏季达沃斯论坛关注全球增长新动力
财经
回望食品产业“十四五”:从“数量扩张”迈向“素质提高”
消费
一周碳要闻:钠电池寻路(碳报第148期)
财经
逛世博、喝古井、看非遗,古井贡酒向世界讲述“中国酿,世界香”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