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十堰市市长王永辉:要尽天大的责维护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安全
新京报 记者 何强
2023-03-11 16:12
目前,十堰已累计向北方供水54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24个大中城市、190多个县(市、区)、8500多万人口。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又迎来“两会时间”。

踏上新征程,奋楫再出发。政事儿工作室推出“奋进中国——2023年全国两会政事儿访谈录”,来自各条战线的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讲述不负重托、同心圆梦的履职故事,畅谈中国发展新愿景。

十堰市市长王永辉:
维护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安全是十堰天大的事,天大的事就要尽天大的责

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肩负着保护国家战略水资源安全的历史使命。

“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水质安全、供水安全是十堰天大的事,天大的事就要尽天大的责。320万十堰人都是‘守井人’。”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十堰市市长王永辉接受“政事儿”专访时介绍,目前,十堰已累计向北方供水54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24个大中城市、190多个县(市、区)、8500多万人口。

他表示,为统筹发展与保护,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十堰将在着力提高发展能力与守井能力上下功夫,全力做好“山、水、车、农”四篇文章,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成势见效。

王永辉出生于1971年8月,曾任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职,2022年12月任十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今年1月当选十堰市市长。


王永辉(资料图)

谈十堰绿色发展
“累计向北方供水54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8500多万人口”

新京报: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丹江口水库所在地。请谈谈十堰近年来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王永辉:国家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来,十堰始终忠诚履行守井职责,着力提升守井能力,更好统筹发展与保护,在担当好“守井人”的历史使命中由衷感到光荣、自豪和幸福。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秦岭南麓,南北分界、四季分明、不燥不湿,是宜居宜业的山中之城。武当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水以上,是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这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十堰是东风公司的发祥地、中国商用车之都,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汽车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

这里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全域都是绿水青山,森林覆盖率高达73%,是养生福地和疗养胜地;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生命不断线、文化不断层、历史不断代,“郧县人”头骨化石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这里有独特的地理区位,处在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是川陕咽喉、四省通衢,现在已全面迈进高速、高铁、高飞时代,坐高铁到周边城市、乘飞机到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均可2小时直达;这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创业的沃土、投资的福地,被评为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这里有开放的城市基因,上世纪六十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20万建设大军建设二汽,使十堰从一个小山村崛起成为工业化洗礼的现代化城市。

十堰区位特殊、功能特殊、贡献特殊,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形成区、涵养区、纯调水区。形成区保障水量,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占十堰国土总面积的86.7%;涵养区保障水质,全域2.36万平方公里都是涵养区;纯调水区保障供水,十堰纯供水纯贡献。目前累计向北方供水54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24个大中城市、190多个县(市、区)、8500多万人口。

谈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为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先后关闭迁建560家企业,每年减少税收22亿元”

新京报: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十堰做了哪些工作?

王永辉:为当好“守井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十堰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丹江口大坝两次建设共淹没土地55.2万亩,占库区总淹没面积的57.7%;完成了18.2万移民任务,创造了世界水利工程移民史上的奇迹。

为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先后关闭迁建560家企业,每年减少税收22亿元;关停培育了20多年的黄姜产业,减少加工产值百亿元;全面落实十年禁渔,5万渔民转产上岸。

为提高守井能力,筹集资金30多亿元治理水污染,神定河、泗河等“五河”治理成为全国河流治理的样板和典范;累计投入270余亿元,建成117座城镇生活污水和43座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谈继续当好“守井人”
“十堰的护水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永续的”

新京报:下一步,十堰将如何继续当好“守井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王永辉: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水质安全、供水安全是十堰天大的事,天大的事就要尽天大的责。一库碧水的核心价值在于稳定供水和保护水质,十堰的护水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永续的。为统筹发展与保护,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十堰将在着力提高发展能力与守井能力上下功夫,全力做好“山、水、车、农”四篇文章,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成势见效。

一是做好山的文章,持续巩固扩大生态优势。全力抓好生态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工程,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拓展“两山”转化渠道,探索碳汇、碳交易、绿色金融等创新举措,参与排污权、用能权、水权等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提升生态产品增值溢价。全力抓好交通篇,加快推进高铁延伸、机场扩建,积极争取十堰到安康、十堰到宜昌等高铁,加快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力抓好文旅篇,以武当山为龙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叫响“到武当山过几天仙暇日子”文旅品牌,着力发展中医药康养、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等新业态。

二是做好水的文章,永续护好用好一库碧水。坚定不移保护水质安全,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丹江口库区环境综合治理,建立覆盖城乡的污水垃圾全收集、全处理体系,持续巩固全市水质达标成效;强化治山理水,认真落实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抓好汉江、堵河、丹江口库区等流域治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把水资源打造成千亿级产业。用心讲好移民搬迁、新时代中国好水等故事,以中国好水彰显十堰好形象。

三是做好车的文章,着力建设现代化汽车城。做强商用车、做大乘用车、做优专用车、做精零部件、做全车生态,突破性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积极发挥商用车优势,主动参与全省乃至全国汽车供应链平台建设,大力发展供应链物流。发展壮大新型电池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筹建中国汽车博物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升汽车城功能品质。

四是做好农的文章,加快推动共同富裕。大力发展强县富民产业,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确保农民群众稳定增收致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持续推进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提高县域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等工作,做好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等六件事,守牢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以共同缔造理念方法抓好乡村治理,发动群众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十堰与京津冀因水结缘、因水结亲,一库碧水架起了沟通协作的桥梁。十堰人民欢迎京津冀人民常到自家的水井串串门、走走亲。

新京报记者 何强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何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包括多名县委书记、县长!河南问责干部210人
政事儿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3名中管干部因佳乐苑小区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被问责
新京号
热门评论
形成的
7天前
我是十堰人,我骄傲,我自豪
会相思的梦想咩
7天前
南水北调大水井,万古一地赞十堰。
环境
7天前
南水北调,来之不易,致敬南水北调的奉献者!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