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深读报告丨端牢中国饭碗,粮食“二十连丰”目标如何实现?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曹晶瑞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2023-03-05 21:28
政府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对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科技的加持等,都是促使我国粮食生产一步一个台阶发展非常重要的原因。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开幕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年将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将实现史无前例的“二十连丰”。同时,报告还指出,将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

 

为何我们一直反复强调粮食安全?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我们的丰收是否可持续?产能提升空间还有多大?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新京报10小时大直播”节目中,记者面对面采访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两位专家现场分享了关于中国粮食安全与如何实现稳产增产的精彩观点。

 

新京报记者曹晶瑞(左)对话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中)、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英俊(右)。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全国粮食产量正在向“1.4万亿斤”迈进

 

新京报: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刘录祥: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再到政府工作报告,粮食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对于我们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讲,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稳定供给,是“三农”事业的重中之重。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连续十九年取得粮食丰收,连续八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正在向1.4万亿斤迈进。过去我们是“以粮为纲”,现在已经从吃得饱变成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

 

张英俊:粮食安全,已经不是就粮食谈粮食,其实已经升级到“大食物”安全。现在我们要端牢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饭碗,而是中国人的健康。通过执行“大食物观”,最终才能够彻底地保障我们的食物安全,这其中也包括粮食安全。

 

新京报:14亿人在今天没有面对饥饿的威胁,我们做对了什么?

 

刘录祥: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土地改革政策的实施,即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其实极大激发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特别是过去40多年,粮食单产和总产都显著增长。政府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对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科技的加持等,都是促使我国粮食生产一步一个台阶发展非常重要的原因。

 

张英俊:这几年,我们已经从吃饱转向吃好的阶段。不仅是粮食连续稳产,我们的蔬菜、肉、蛋、奶等产量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食物的加入,改善了大家的饮食结构,丰富了咱老百姓的餐桌,也从不同角度缓解了粮食生产的压力。粮食安全和食物多元化两者实际上相辅相成。比如我国猪肉产量稳定在5500万吨,鸡肉产量上升到3000多万只,这些肉类产品的增加,其实也是保障了“粮食安全”。

 

新京报:除了粮食,我们对肉蛋奶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大食物观”是否让我们的粮食安全有了双重保障?

 

刘录祥: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饮食结构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对纯口粮消费需求在逐渐减少,肉、蛋、奶等“副食”消费在不断增长。有数据统计,过去二十年,粮食作为直接口粮的消费在我们日常消费里面占比已经从62%下降到36%。肉蛋奶过去占比只有百分之几,现在占到了百分之二十多。近10年,蛋白质类的食物消费增长了20%以上,菜瓜果在15%,纯粮食消费却在下降。

 

藏粮于技 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

 

新京报:报告中指出,今年将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要实现粮食“二十连丰”,具体挑战是什么?

 

刘录祥:我们国家人多地少,各种各样的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比较多,我们每一年的丰收都不容易。以小麦为例,去年,全国小麦三分之一晚播,但通过动员各方力量,利用科技手段促弱转壮等,最终还是实现了小麦的丰收。当前,旱涝等极端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许多不确定风险,如引发病虫害,为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我们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包括不同作物的体系,不同的地方也都有一支产业科技队伍,通过技术集成攻关,保障粮食持续丰收。

 

张英俊: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特别大的课题,也是全球性的课题。科技是我们在有限资源情况下增加食物供给一个最根本抓手。但另一方面,涉及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或者是农业的一个生态治理的问题。比如,实现农业“双碳”就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耕地质量提上来,要把“双碳”的功能发挥出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我们也可以通过农田的多元化种植,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病虫害等,保障粮食安全。

 

新京报:除了全球气候变化,我们自身面临的更大挑战是什么,可否具体谈一谈?

 

刘录祥:种子和耕地。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和耕地保护,是我们挖掘粮食潜能非常重要的两个手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未来粮食增产重要的战略指引。一方面,我们作物品种遗传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当我们的粮食产能跟国际比较的时候,水稻、小麦的单产和总产都在国际先进水平,甚至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的1.7倍,但我们玉米、大豆的单产只有发达国家的60%,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就需要我们在遗传品种上、在种子上下功夫,充分挖潜种质资源里面的优异基因,去培育产量更高、更有突破性的优异品种。另一方面就是耕地,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来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但土地的保育及可持续性弱化了。我们用了很多的化肥农药,土壤的有机质永续利用方面还有欠缺,这可能会是制约未来粮食产量的一个因素。

 

张英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尤为重要。当前,小麦、水稻产量已经足够我们食用了,如今真正缺的其实是饲料粮。我国粮食生产中,包括进口的大豆、玉米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直接食用,而是作为饲料原料被猪和鸡吃掉了,用于生产肉、蛋、奶等食物。那么我们的肉蛋奶有没有其他的生产途径呢?

 

过去十年,农业部门其实也一直在调整结构,如增加草饲畜产品的产能,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猪和鸡,它们的饲料转化率已经很高了,但同样产肉的牛和羊,饲料转化率还比较低,牛和羊可以吃我们人类不用的纤维,未来发展的空间非常大。而且,我们国家有丰富的饲草资源待开发利用,有田间的、林下的资源,都可以开发出来供给牛羊。国外一些国家,草饲畜牧业占畜牧业产品的50%以上,我们草饲畜牧业占畜牧业产品目前尚不足30%。同时要通过科技攻关,提高牛羊饲草转化效率。

 

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 我国有办法

 

新京报:报告中指出,我们将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持续丰收的背景下为何要实施这个计划?千亿斤粮食从何而来?

 

刘录祥:从外部环境看,全球气候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因素,导致国际粮价涨幅很高,涨价很快,全球粮食供给的不稳定性增加。我国是人口大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保障粮食安全尤其重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由粮食转化的肉蛋奶等消费大幅增长,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粮食消费需求还将增长15%-20%,这也促使我们不断提升粮食产能,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新京报:我们产能提升的空间还有多大?

 

刘录祥:我国上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启动于2009年,当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此后12年中,我国粮食产量从2008年的刚过1万亿斤,2022年达到1.37万亿斤,上了三个千亿斤的台阶。新一轮千亿斤如何实现?第一,在政策保障上,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众多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和扶持,这是粮食增产的政策基础。第二,科技的发展,也是粮食安全得以保障的重要条件。比如去年我们小麦有1.1亿亩晚播,但在全国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仍取得了丰收,这样的科技支撑如今正在成为常态,对促进粮食产能的提升有极大的意义。


再以小麦为例,科学家的试验田亩产可以达到900公斤,而2022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只有390公斤。这方面提升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通过技术集成推广,如果平均单产提升100公斤,就会带来巨大的产量增加。


第三,在增产的基础上,我们也在避免浪费,包括倡导拒绝餐桌浪费,降低机械收获损失率,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在全链条上减损。所以,总体来说,我国粮食产能提升空间是有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贾宁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看懂政府工作报告|时事周刊

相关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能源价格、养老育幼、消费恢复……这场发布会提到这些关键词
时事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
时事
重磅!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北京
“十八连丰”是如何炼成的?
乡村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第一看点
我在中国访古迹,跨山越海只为看到你最古老的样子
文化
大小兴安岭禁伐后的“林下经济”
综合
两会晚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两会
大疫止于村野: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由来 | 名家讲坛
智库
热门评论
Lisa
7天前
摒弃浪费
王振友
7天前
嘉树nite
7天前
相信我们农业大国的实力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