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一份全国人大代表快递员的朴素建议:设立“中国快递员节”
新京报 记者 程子姣 编辑 岳彩周
2023-03-05 13:30
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中国快递业的发展也见证着人民群众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2023年,“最美快递员”、湖北顺丰速运分部经理汪勇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作为行业的优秀代表,今年两会上,汪勇也将为广大快递员发声。
汪勇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建议从2024年(距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关怀快递员的五周年)起,把每年的2月1日设立为“中国快递员节”,简称“快递员节”。
他说:“设立节日,可以显著提升快递员的社会地位、行业形象,促进快递服务质量的提升,增强广大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更好地激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快递业活力迸发是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生动写照
如今,快递服务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十三五”时期,我国快递业务量平均增速达32%,快递业务收入增速达26%,是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速的4.1倍和3.6倍。
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速是全球包裹市场增速的1.6倍,跑出了中国加速度。2014年中国快递业跨入百亿件时代,当年以快递业务量140亿件超越美国,首次居于世界首位。
汪勇表示,中国快递业活力迸发,也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生动写照。
2022年,中国快递包裹数量突破1105亿件,总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已经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十年间增长超过20倍。而全国快递从业人员数量也从2010年仅有的54.2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近450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和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快递行业也在助力生产发展、推动流通方式转型和促进消费升级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汪勇称,快递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快递业正在实现从快递大国向高质量发展的快递强国的跃升。疫情期间,我国快递更是以每天3亿件的流量和30%的高增速为千万商家、亿万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寄递服务,降低了出行频率,解决了流通难题。
汪勇建议,从2024年(距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关怀快递员的五周年)起,把每年的2月1日设立为“中国快递员节”,简称“快递员节”。
他提到,2月1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看望、关怀慰问快递员的重要日子。把“快递员节”定在2月1日,可以让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快递员永远铭记党和国家特别是总书记对快递员的关怀关爱,努力践行“勤劳的小蜜蜂”精神,争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此外,每年的2月1日几乎都在农历春节前后,这个期间既是广大快递员奋战业务量的高峰期,也是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等关心关爱快递员、组织开展快递员慰问活动的集中时期。
设立“快递员节”增强广大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把快递员节定在2月1日,有利于快递业界内外把庆祝快递员节与业务量高峰慰问、春节慰问等活动结合起来一并开展,达到既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又有利于勤俭节约的目的。“汪勇说道。
快递业中的即时配送服务以满足餐饮外卖需求为主,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拓展出更多品类与业务类型,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增强的背景下,伴随流量多极化趋势与即时履约能力的提升,即时配送服务范围逐步覆盖全场景、全距离、全时段。
《邮政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邮政强国。实现网络通达全球化、设施设备智能化、发展方式集约化、服务供给多元化,基本实现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邮政业规模体量和发展质量大幅跃升,邮政企业运营规模位居全球邮政前列,快递形成若干家万亿级企业集团,行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当,部分地区和重点领域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前列。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迅猛发展,采取多种手段,维护好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再次要求,要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
汪勇表示,设立“快递员节”,可以让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快递员永远铭记党和国家特别是总书记对快递员的关怀关爱,努力践行“勤劳的小蜜蜂”精神,争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还可以体现全社会对快递员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认可,对快递员提供的优质服务予以肯定和感谢。
他认为,“快递员节”,可以显著提升快递员的社会地位、行业形象,促进快递服务质量的提升,增强广大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更好地激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程子姣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程子姣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庄家炽、胡安焉:快递员如何搭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文化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提到雄安……
新京号
定⏰!明天!3200张亲子剧、音乐会演出票免费送
新京号
“好房子”标准:从生存容器到生活容器的空间革命|新京报专栏
观点
一周碳要闻:新能源,万亿级产业集群崛起新引擎(碳报第138期
财经
雄安:未来之城交通畅达
新京号
张占斌:探索适应灵活就业社保方案,尝试参保补贴等方式兜底保障
智库
风清气正 务实高效——2025年全国两会会风观察
时事
全国人大代表、芜湖市委书记宁波接受新华社、经济日报采访!
新京号
两会划重点丨3月11日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