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中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王超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大会发言人是如何产生的?在大会召开期间如何主持新闻发布活动?历任大会发言人都有哪些共同点?
发言人制度由法律规定,每任发言人由大会主席团会议表决
为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设立发言人,发言人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首任大会发言人要追溯到1983年。当年,为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及成就,了解中国人大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情况,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召开前举行了全国人代会历史上的首次新闻发布会,曾涛成为首任发言人。
从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起,发言人的制度被延续下来。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将全国人代会新闻发布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议事规则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设发言人。
表决指定大会发言人,通常是在大会主席团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经预备会议选举产生的大会主席团的第一次会议要推选常务主席,表决大会副秘书长和大会发言人。
王超,就是经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表决担任大会发言人的。
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发言人制度又有发展。
2020年5月,在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前夕,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业遂介绍有关工作时说,“为积极回应媒体记者和社会的关切,各代表团今年将设立新闻发言人,及时发布本团重要信息,代表团的新闻联络员将积极协助中外记者联系采访。”
当年,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正草案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代表团可以根据需要设发言人”。
发言人大多有外事工作经验
担任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言人的都有谁?
在王超之前,共有曾涛、姚广、周觉、曾建徽、姜恩柱、李肇星、傅莹、张业遂八人先后担任全国人代会发言人。
王超现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书记、会长。他长期在对外经贸领域工作,2013年他到外交部工作时,曾是当时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
与王超一样,此前担任大会发言人的,也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李肇星曾担任外交部部长,现在是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名誉会长。傅莹长期在外交部工作,曾担任过驻澳大利亚大使、驻英国大使等职务,2009年至2013年担任外交部副部长,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业遂也长期在外交部工作,历任驻美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党委书记等职务。
从第九届全国人大开始,由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大会新闻发言人成为惯例。曾建徽、姜恩柱、李肇星、傅莹、张业遂五位发言人同时也都是当届全国人大的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人大的发言人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主持新闻活动,也给世界留下过深刻印象。
李肇星2009年第一次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坐上主席台时,在1个小时的发布会上,3次举起手里的宪法。此后,他在主持的每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都随身带着宪法。张业遂则常在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主动回应中美关系、国防预算、气候变化等热点话题。
新京报首席记者 吴为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