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起,《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国伟表示,制定《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是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实现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北京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优化城市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的客观需要,对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张国伟说。
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5大类、12项更新内容,聚焦民生保障和首都城市特点
城市更新与百姓居住环境、生活品质紧密相关,城市更新立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市民的广泛参与。
张国伟介绍,去年8月,市人大组织开展为期12天的“万名代表下基层”活动,先后有7.6万余名市民群众对条例提出了意见建议,整理汇总10272条,为立法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条例》聚焦民生保障和首都城市特点,明确了北京城市更新包括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和区域综合性5大类、12项更新内容。
同时,《条例》围绕“七有”“五性”补短板、强弱项,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多方面考虑,提出了北京城市更新的9个基本要求,强调科技驱动,突出高质量发展,要牢记城市更新不是大拆大建,要坚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要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城市风貌,留住乡愁记忆。绿色、智慧、健康、安全、韧性等新理念引领的城市更新将贯穿整个北京城市更新的全过程。
张国伟介绍,《条例》充分保障物业权利人在城市更新实施全过程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居民家庭、市场主体等各方面参与城市更新积极性,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更新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全面反映居民更新需求。
同时,《条例》以改革精神破解堵点难题,推动城市规建管深刻转型。针对存量资源更新改造需要和特点,条例从土地、规划、资金、审批等多方面明确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推动城市建设方式转变,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城市更新成为投资领域新蓝海。
据了解,为加快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北京市住建委将抓紧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文件,逐步健全北京市“1+N+X”城市更新制度体系,“1”就是《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N”是指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X”是指各类规范和技术标准。《条例》配套文件主要包括项目库和计划管理、实施主体确定,实施方案编制和申报,实施方案审查和并联审批等管理规定,以及土地、规划、资金等各类激励保障措施。
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市民办理业务。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同时,将加强项目调度,加快项目推动实施。建立健全城市更新项目库,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目前,已制定2023年拟实施项目清单和示范项目清单,全面梳理谋划了新的城市更新项目。
张国伟表示,今年作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住建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快城市更新条例落实落地,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出更多城市高品质活力空间,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探访1:纵贯海淀,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将于6月底正式运营
在北京北四环保福寺桥以南,有这么一个“闹中取静”的公园刚刚对外开放,这里便是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日前,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C区试运行开放。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是《条例》5大类更新内容中,新增的公共空间类的典型代表。
家住在附近的市民涂女士告诉记者,自从这个公园开放之后,周边终于有了适合带着孩子玩耍的地方。“这附近有几个公园,但都没有儿童设施,而且离我家也相对较远,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开放之后,我们带着孩子来玩儿真的是更加方便了。”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公园利用沿线旧铁轨、道岔、机车等铁路元素。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除了为周边市民提供休憩玩耍的场所之外,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正如其名,还承担了更多的文化属性。
作为公园设计方,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张璐介绍,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设计和建设充分体现了“历史传承、开放共享、凸显科创、集约利用、绿色生态”五大特点。
他介绍,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全长9公里,南起北京北站,北至北五环,纵贯海淀。此次试运行的一期C区,位于北四环保福寺桥以南,是一期A、B、C三区段中的最南段,长约1公里,面积约11.8公顷。一期A区和B区正在施工建设中,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竣工开放。
在试运行的一期C区,新建了1座标准足球场、1座五人制足球场、2座篮球场,多个乒乓球场等体育设施,蹦床、攀爬网等儿童活动设施,打造可看、可用、可玩的城市公园。
同时,公园利用沿线旧铁轨、道岔、机车等铁路元素,设置火车声响互动装置、火车转盘景观,传承与展示铁路文化,彰显铁路文化特色,还创新设计可在铁轨上移动、自由组合的“移动盒子”,补充公园配套服务,为周边科创企业提供展览展示平台。
张璐介绍目前,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正在开展南部沿线街道控规编制工作。“未来它不仅将重塑海淀区城市骨架,还将以绿色公共空间建设带动区域城市更新,推进周边地区城市功能弥合,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打造共治共享的典范。”
探访2:老旧低效楼宇迎来改造,大钟寺中坤广场“蝶变”
在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地区,也有一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典范,那便是中坤广场城市更新项目。
中坤广场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毗邻北三环西路,总建筑面约40万平方米。纵观周边,环绕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学府,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这里原为“大钟寺现代商城”,主营业态包括商场、写字楼等,于2008年投入使用,由于经营不善、管理混乱、债务纠纷等问题,存在建设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产权散售等情况,外立面破败,内部空置率达到70%,严重影响周边秩序和区域形象,周边居民盼望尽快提质改造。
中坤广场城市更新项目一体化下沉广场建设施工现场。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伴随着城市更新行动的推进,这里的老旧低效楼宇亟待转型。
2018年,海淀区加速存量老旧楼宇转型升级,中坤广场实施整体改造升级,计划将原有建筑升级为办公空间,改造成为发展高精尖创新产业的研发高地,实现业态腾笼换鸟。
“这样一来,在建设用地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还可以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腾挪出更多的空间,实现多赢的效果。”海淀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改造更新于2020年进入实施阶段,将原有建筑升级为办公空间,对原有外立面进行改造。在楼宇改造的同时新建地铁一体化下沉广场,与地铁12号线、13号线换乘通道相连,实现轨道交通无缝接驳。一体化下沉广场将缓解地面交通的人员负荷,并快速疏导企业员工至建筑内。
项目建成后,向周边居民提供科技体验和生活便利,区域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实现功能叠加。
经过改造,这里将满足一万余人的办公需求。目前,部分楼宇已改造完成,已经迎来了“抖音”等企业的入驻。
抖音大钟寺工区设计部门负责人张宇飞表示,得益于业主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该区域更新中修建的一体化下沉广场,将极大方便该公司员工的出行。“未来,这里将与地铁12号线、13号线换乘通道相连,地铁将设置出口直通公司内部,我们估算,这一设计未来每天将方便一万余人出行。”
抖音集团大钟寺广场工区办公地点中庭。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据了解,中坤广场一体化下沉广场预计将于今年10月竣工交付。
张宇飞介绍,去年6月,该公司已有员工陆续搬入大钟寺工区,目前,已经有7000余名员工在此工区办公。伴随着更新行动的完善,这里将引入更多商业配套,方便员工生活。
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为区域发展带来全新活力的同时,也为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提供了充沛动能。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