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市经历PM2.5轻至中度污染过程,区域传输贡献超八成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2023-02-27 14:00
直至2月28日中午,随着冷空气到来,大气扩散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能明显改善至优良水平。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从2月26日开始,北京市经历了一次PM2.5轻至中度污染过程,2月27日10时,PM2.5小时浓度为130微克/立方米。从区域来看,污染主要集中在区域西南和山西北部地区。从模式分析来看,本次污染过程是在东南通道和西南通道共同输送作用下叠加本地排放导致的。

 

从区域来看,25日下午,受冷空气影响,区域北部、东部已改善至优良水平,但山西北部、河北南部和河南境内仍有大量上一轮过程中残留的污染物尚未清除;25日夜间开始,在区域性南风作用下,污染物逐渐向南传输扩散,至26日上午,北京及河北北部仍保持1级优水平,但近周边城市浓度已显著上升,其中,东南方向上唐山、天津、廊坊达到轻度污染,西南方向上石家庄、保定达到中度污染;26日夜间至27日上午,在较强南风输送下,南部污染物不断向北传输,污染得到缓解,而北部污染则进一步加重,北京达到并维持中度污染,保定一度达到重度污染。

 

从北京市来看,26日中午前,PM2.5浓度始终保持1级优;午后,在偏南风输送下,浓度快速升高,4小时内从29微克/立方米上升至81微克/立方米,平均每小时上升超过10微克/立方米,传输特征明显;下午,以接近每小时10微克/立方米的速度继续抬升,但维持在轻度污染级别;26日夜间至27日上午,北京市达到中度污染并长时间维持在130微克/立方米左右。截至27日10时,已连续15小时中度污染,PM2.5实时浓度为130微克/立方米。

 

利用CMAQ-ISAM模型对本次污染过程进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从2月26日至今PM2.5维持高浓度水平期间,北京市本地贡献约占17%,区域传输贡献约占83%。区域上,传输贡献前三的区域是山东、河北南部和河南,贡献分别为16.4%、10.3%和9.8%。整体来看,东南通道和西南通道对北京贡献均较大,其中东南传输通道贡献约30%,西南传输通道贡献约29%。

 

模型预报结果显示,直至2月28日中午,随着冷空气到来,大气扩散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能明显改善至优良水平。希望市民27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出行,出行请注意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编辑 陈静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融资添翼,北京金融“五篇大文章”奏响科技绿动
财经
11月下半月北京扩散条件整体偏有利,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
时事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为何“南北两重天”?专家解读
北京
解读|秋冬季京津冀近三次空气污染:不利气象条件叠加污染排放
北京
解读 | 北京本轮空气污染明日达峰值,周日转好
北京
目前北京空气质量处于轻度污染,老年人等应减少长时间户外锻炼
北京
专家解读本轮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过程:大雾天气是重要原因之一
北京
未来三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中至重度污染
时事
来得早、时间长,专家解读本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
北京
​北京本次空气污染区域传输超七成,明日空气质量回归优良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