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2月24日,俄乌冲突升级已满一周年,回望过去的365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自此这场21世纪欧洲最激烈的军事冲突已持续一年,一图看懂俄乌冲突关键节点>>>
2023年2月24日,全球目光聚焦在俄乌冲突升级一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世界各方也动作频频。但无论美国总统拜登突访乌克兰首都基辅、波兰华沙强硬喊话,还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与美西方针锋相对,都让人暂时看不到和平,相反,俄乌战事依旧胶着,局势更加复杂,危机仍在持续。
俄乌军事冲突的战场虽然摆在乌克兰,但真正的角力却在整个世界。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国际秩序大变革正在深刻进行。俄乌军事冲突对世界能源、粮食、供应链和政治经济秩序都产生了无法预测的外部性效应,这表面上考验着俄罗斯的实力和乌克兰的耐力,实际上从根本上反映着整个世界的耐受力和免疫力。
2022年5月20日,载着乌克兰武装人员的巴士驶离马里乌波尔。图/新华社
俄乌军事冲突什么时候结束,并不取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而是取决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取决于整个世界人民是否觉醒和何时觉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俄乌军事冲突是21世纪的新东方问题,其冲突发生在乌克兰,真正的战场却波及全世界。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俄乌军事冲突一周年之际,世界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战略选择。阅读全文>>>
俄乌军事冲突一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乌克兰危机已经到了一个关键临界点,中国发布的立场文件不仅重申了一贯立场和主张,而且从国际秩序重建角度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主张和期待。中国并非俄乌军事冲突的当事方,但是,这场军事冲突已经对现有国际秩序造成了巨大冲击,而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安全和发展进程也是中国大国责任所在。
2022年3月8日,一对情侣在乌克兰伊尔平告别。图/新华社
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不仅给两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而且对全球能源、粮食、供应链等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在立场文件中,中方重点强调了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保障粮食外运等议题,在军事冲突期间,也要坚守相关的国际公约,尤其是战时的基本准则。全球多数发展中国家并非俄乌军事冲突的当事国,却不得不为能源、粮食和供应链危机买单,避免危机升级和长期化,是“全球南方”国家的期望。
在俄乌军事冲突一周年之际,各方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是停火止战与未来和平秩序的构建。在立场文件中,中方明确呼吁要“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战争和危机的终点是在谈判桌。中方立场文件的最后一项则是“推动战后重建”。这既包含了中方希望危机和军事冲突早日结束,也表达了中方劝和促谈,推动危机走向“战后”的信心。这是中国各方的期待,是中国的责任,同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旗帜鲜明的中国立场。阅读全文>>>
据媒体报道首轮幼儿园关停潮已然到来,从一线到三线城市,各地幼儿园今年都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从“一园难求”到“一孩难求”,是少子化所带来的影响。
北京托班试点金融街惠泽幼儿园(鼓楼园),老师带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规模一直缩减,已然是大势所趋。继2016年短暂的生育高峰后,从2017年起,全国出生人口持续下滑,从1723万人减至2022年的956万人,还不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0多万的新生人口的一半。这意味着,从2017年起,全国每年的新生儿都比前一年减少了100万-200万,这些都是幼儿园“丢失的生源”。新生儿的减少,最先冲击的就是作为“上游产业”存在的学前教育,“下游产业”包括了随着生命历程展开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体系,同样面临着不同层级教育需求萎缩的问题。
从“一园难求”到“一孩难求”,供需不平衡的逆转是因为少子化效应,学前教育的需求萎缩继而引发幼儿园之间“抢生源”为核心的生存竞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幼儿人口缩减可以预判,学前教育市场已经从“园方市场”(上幼儿园难)转向“生方市场”(招生难)。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构成的人口负增长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面对和破解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新矛盾。今后低生育率和少子化仍将继续,而且大概率是难以逆转,成为人口的新常态。我国需要警惕新的人口负增长规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学前教育资源的存量宜消化转化,以顺应少子化、婴儿退潮的趋势;增量则须合理适当,要结合结构和区情的变化。阅读全文>>>
寻根溯源、史料考证、手作初稿、反复修改、定稿制作……170多个日夜,人民大会堂东门上方更换的新国徽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青春承担了国徽石膏模型基准稿制作等工作。受访者供图
2月22日,一件直径80厘米、纯白色的国徽石膏设计模型出现在清华大学档案馆,这是人民大会堂2022年更换的新版国徽制作基准稿。由于上次更换的国徽已悬挂近二十年,徽面的金箔等有所脱落。党的二十大召开前,有关部门决定更换人民大会堂东门上方的国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青春率领团队,承担了国徽石膏模型精准稿制作和国徽生产过程监制等工作。昨日,新京报记者对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青春,聊聊清华大学与国徽设计背后的故事。
王青春介绍新国徽的维修改造设计制作标准是采用1950版国徽方格墨线图,按照2008年颁布的国徽国家标准,以梁思成、林徽因、高庄等前辈学者设计的国徽为参照,进行修订设计的,并表示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新的数字科技。他还揭秘此次追溯考证过程中发现林徽因先生设计的国徽线稿上的麦稻穗是左右不对称的,他去请教研究林先生的学者,发现林先生在设计时可能是希望看到麦稻穗高低、疏密的不同效果,但由于时间紧迫,不允许画两张稿子,于是她很灵活地运用了视觉经验。“体会到这些蛛丝马迹的细节,忽然有一种跟前辈对话的感觉,也是很有意思的,这是单纯看国徽或者看文献所体会不到的。”王青春说。阅读全文>>>
同样运用数字科技进行复原工作的还有这样一群人,西安交大艺术系教授贾濯非带领他的研究团队虚拟复原了《文昭皇后礼佛图》,将90年前被盗凿破坏成数千碎块的浮雕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
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残壁。新京报 陈杰 摄
2023年1月,一座等比例的北魏《文昭皇后礼佛图》浮雕残壁的实物模型,出现在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它创作于北魏年间,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和造型艺术史上具有特殊文化蕴含的重要作品,在完好传世1408年后,于1932年前后被盗凿破坏,数千碎块流散海外。90年后的今天,通过聚合收藏在海外博物馆浮雕碎块、宾阳中洞残壁母体、浮雕原始拓片和历史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源,西安交大艺术系教授贾濯非带领他的研究团队虚拟复原了《文昭皇后礼佛图》,并虚拟“嵌回”宾阳中洞残壁母体,与母体合壁复位。
贾濯非告诉记者,“历史的伤痕我们不会忘记,但通过学术和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为文明步履相互碰撞的伤痕抚痛疗伤”。2018年6月,在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博物馆,贾濯非第一次见到了《文昭皇后礼佛图》的展陈实物。隔了几个月,当他在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看到纳尔逊博物馆拼接《文昭皇后礼佛图》碎块的老照片时,他说,“我就快落泪了,那些杂乱的碎块,看起来就像一堆石头垃圾,那时我激动的是怎么能把原作找回来,这事太重要了”。但实体文物回归并非易事。目前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数字化回归——以数字技术聚合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碎片”,还原其完整面貌和历史原境,进而展示其深层文化内涵。贾濯非是中国最早尝试将三维数字技术应用于雕塑教学和创作的艺术家之一。
2023年1月14日,“复位合璧,光华在线”——龙门石窟流散文物数据聚合成果专题展在洛阳博物馆开幕,首次集中系统展现了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将三维数字技术运用于流散文物数字复位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目前国家文物局也批准了龙门石窟开展宾阳中洞的测绘勘察与保护展示提升项目。“我们今天所做的绝不仅仅是对一两件时空离散文物的虚拟造型复原工作,而是在探索、开创具有人类文明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新方法、新领域。学术合作完成的是对人类文化遗产历史遗憾的逆向探索和修复”,贾濯非说。阅读全文>>>
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文旅局局长,是各地旅游营销观念的转变,他们“出圈”带来热潮,也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黑龙江塔河县文旅局局长都波。图/抖音截图
最近,“文旅局局长”成为热词。黑龙江塔河县文旅局局长都波冒着零下20℃的气温,身穿鄂伦春族白鹿服饰宣传家乡美景,引发广泛关注,同时也受到部分争议,都波表示,起初在线上宣传时听到很多反对声音,现阶段舆论压力逐渐变小,宣传塔河县的视频播放量达9亿多,这对塔河而言是馈赠。除了都波,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网红”局长。例如“红衣策马”的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心怀“侠客梦”的四川甘孜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洪,还有因造型“出圈”的随州市文旅局局长解伟,以及近日“新秀”,凭借流利英语以及多变造型而走红的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文广旅局局长降泽多吉。
从“网红”局长的热潮中,可以看出当前文旅公职人员以及当地旅游营销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在过去三年间,疫情严重影响了跨省游、省内游的展开,景区纷纷转向发力线上,带起“云游”浪潮。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金山表示,“文旅局局长是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的第一负责人,近期诸多文旅局局长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营销平台,凭借优美的扮相和场景画面‘出圈’,冲击了人们对于文旅局局长作为公职人员的固有印象,赢得人们的关注,视频获得快速传播。”值得关注的是,在“网红”局长破圈之际,当地文旅开发也在不断跟进。阅读全文>>>
现年50岁的塞尔维亚教练扬科维奇成为国足新任主教练,对中国足球了解颇深是他的优势之一。
图/新华社
2月13日,国家队选帅工作会议在佛山举行,当时即将率领亚运队赴阿联酋拉练的扬科维奇接受了专家组面试,并得到了一致认可。经过专家评议小组评议,中国足协研究批准,国足新帅终于在今天下午确定,扬科维奇成为国足历史上第10位外籍主教练。久尔杰维奇成为扬科维奇的接替者,他将率亚运队出战杭州亚运会。
自去年3月结束12强赛后,国足至今未再集中。然而2023年国足面临着亚洲杯、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第二阶段36强赛的比赛任务,在亚运队、U系列国家队先后展开集训备战之际,国足重组任务刻不容缓。中国足协去年底展开的选帅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多名意向人选均未能成功“牵手”,不得不转向“内部挖潜”。3月23日、26日,国足将与新西兰国家队进行两场热身赛,届时扬科维奇将正式走马上任。阅读全文>>>
编辑 魏玥 设计 张瑶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