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土耳其松口芬兰瑞典入北约,但三方还在极限拉扯 | 京酿馆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3-02-22 14:24
土耳其“放行”,是有条件的。

▲当地时间2月20日,在土耳其安卡拉,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右)在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共同出席记者会。图/IC photo

瑞典电视台当地时间2月20日报道称,在加入北约的问题上,土耳其将再次与瑞典开启会谈。瑞典外交大臣表示:“我们当然完全准备好继续这些讨论”。

瑞典和芬兰去年5月申请加入北约,但遭土耳其反对。经多轮谈判,2月16日,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表示,土方对芬兰加入北约不持反对意见,但瑞典必须照顾土耳其的关切。

此番表态,也被视为土耳其在瑞典加入北约问题上开始松口。

从“阻拦”到“松口”

北欧国家瑞典是历史悠久的永久中立国,芬兰则在二战后被作为东西方阵营间的缓冲国保留,政治上沿袭西方模式,但在军事等方面长期受苏联控制。

冷战结束后,瑞典、芬兰继续其永久中立国地位和国际立场,一直未加入任何军事同盟,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当时两国社会主流民意。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两国民调支持加入北约的比例都迅速过半,两国政府、国会也随即改变立场。

2022年5月18日,两国正式递交加入北约申请书。7月5日,北约正式签署了《芬兰、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启动了两国入约程序。

在此期间,北约30个成员国之一的土耳其多次公开表示,鉴于瑞典、芬兰“包庇、纵容‘恐怖组织’活动”,土耳其将“一票否决”两国加入北约的申请。

2023年1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改口,称土耳其“可以放芬兰加入,但不会放瑞典加入”,并取消了瑞典议长和国防部长的访问行程,一时间“芬兰会甩开瑞典单独先行加入”的传闻甚嚣尘上。

直到2月20日当天稍早,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仍对媒体表示,瑞典加入北约“尚须满足很多要求”。

但几小时后,这位外长就改口了。在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恰武什奥卢称“将与瑞典、芬兰就北约成员资格问题举行更多讨论”。

对此,欧洲观察家普遍认为,这是迄今土耳其政府在此问题上“最为软化的姿态”。

2月2日,芬兰总理马林(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与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出席新闻发布会。马林表示,芬兰决定坚持与瑞典共同加入北约。图/新华社

讨价还价还没结束

土耳其阻挠两国加入北约,台面上的理由是两国“反恐不力”。

土耳其要求瑞典、芬兰必须“严厉打击”的“恐怖组织”,包括两国不支持被土耳其视为恐怖组织的库尔德工人党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不支持涉嫌于2016年在土耳其发动未遂政变的“居伦运动”等。

经过多轮谈判,北约和瑞典、芬兰最终同意“不再支持”上述组织,但未直接答应“打击”的要求,并同意解禁对土耳其军火销售。

就在布林肯到访前夕,恰武什奥卢称“向土耳其提供战斗机不应与土耳其‘放行’瑞典互为因果”。

但这次北约其他国家态度较前强硬:北约内部绝大多数成员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意见趋于统一,各国领导人迫于选情均不敢“踩刹车”。

上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东道主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等相继表示,土耳其“是时候”批准芬兰、瑞典加入北约,“不应再行拖延”。

前往土耳其访问的布林肯,则一面敦促土耳其对瑞典“放行”,一面不断暗示“不放行则无战斗机交付”,摆出一副“以F-16战斗机交换”的姿态。

前不久,2月6日,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北部发生强烈地震,不仅造成惨痛伤亡并重创土耳其社会、经济,也给埃尔多安今年选情带来沉重压力。此时此刻,土耳其急需西方国家援助,与美、德、英、法等国“议价”底牌大为缩水。

不仅如此,3月16日,欧盟将召开针对土耳其-叙利亚大地震的筹款会议,此次会议的东道国不是别国,正是瑞典。

很显然,这不仅是当事各方讨价还价达成交易最理想的台阶,也是结束这场闹剧的最后窗口。

撰稿/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徐秋颖
校对/陈荻雁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