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不会网上预约的老年人,不该被景区“抛弃”|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刘昀昀
2023-02-20 15:43
老年人不该被新技术抛弃,数字时代,尊老是个严肃的课题。
▲资料图。2023年1月29日,故宫的游客从神武门走出故宫。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据极目新闻报道,2月19日,有网友反映,故宫博物院只能凭预约进入,但不会网上预约的老人无法进入。对此,故宫博物院回应称,老人可到综合服务窗口咨询,若有余票,可办理当日票参观。

如今,对于大部分景区而言,网上预约参观已成主流,绝大部分的民众都会通过这一渠道来满足参观需求。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网上预约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尽管有的景区表明会预留出现场购票的渠道,但其到底如何分配门票,现场票的规模有多大,能否满足相应的需求,也都成了问题。

由此,也引发了一些更深入的探讨,即景区适老化改造该注意哪些需求,服务“关键少数”又该关照哪些细节。对于景区来说,这类现实问题非常重要。

客观地说,并不是数字化时代才有适老化改造的问题。过去服务老年人也会面临各种特殊的需求,今天这一工作之所以被重视,一方面,是因为数字化时代提升了这种需求,给老年人带来了诸多不适用;另一方面,社会进步推动完善公共服务,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特殊群体的生活也就应该越便利。

适老化改造不单纯是技术的取舍问题,也不仅是保留传统服务方式,适老化改造的核心首先在于理念,在于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旅游行业的适老化改造也在逐渐提速。近年来,各地都在推动适老化改造,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去年底,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了10个2022智慧旅游适老化示范案例,其中“乐游上海”针对老年人需求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对“文旅码预约”模块进行重新设计,提供亲友预订功能,支持家人或朋友在收费文旅场所为老年人实名预订,入场时可以使用身份证、随申码、社保卡等任意凭证。

另外该小程序还提供免预约入场功能,针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支持免预约进入方式,在文旅场所入口处的智能闸机、文旅数字哨兵或手持终端上刷身份证或社保卡,自动查询健康信息后直接进入。

类似的经验值得学习。但具体到不同的景点来看,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以故宫为例,这样人流量大的景点,在做流程决策前可能需要做一些数据分析。比如,一天到底有多少老年人参观,一旦对这一群体实行免预约,其他预约方式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在门票分配方面是否要重新规划等等。

毕竟,景区在游客承载量方面有上限,不是简单提供免预约服务,或者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就达到了适老化改造的目的。

必须得承认,适老化改造有时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现有服务流程已经比较成熟。便利的景区服务,很容易让人忽视被掩盖在数字化之下的老年人群体。景区的购票等服务,有时候也可以不那么“便利”。

老年人不该被新技术抛弃,数字时代,尊老是个严肃的课题。景区在推出一项服务时不妨多思考一些,服务对老年人是否友好,如果不友好该做怎样的补充。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确实涉及很多规范,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得多一些耐心。

撰稿 / 小飒(媒体人)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王心
相关推荐
线上参团旅游“防坑”温馨提示
北京
​抵制非法“一日游”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发布提示
北京
新闻8点见丨深港口岸全面恢复通关,跨境学生们重返香港校园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大熊猫“香香”明日启程回家;“二月二”有啥习俗?
时事
元旦春节能离京吗?会不会被隔离?最新进出京要求都在这
北京
数字化社会应对老年人更加友好
观点
清明假期:石景山昌平扫墓人多 前往祭扫请错峰
综合
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好用吗?我们去地铁银行医院探了探
北京
文旅部:对低风险地区演出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不做统一限制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