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走进文明村镇︱赤水市旺隆镇:文明新风赋能乡村振兴
文明遵义
2023-02-16 16:28
进入文明遵义阅读更多内容

 

旺隆镇地处赤水市中部,距离城区18公里,镇域面积147平方公里,辖10村1社区71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47万人,是中国金钗石斛原产地,素有“中国金钗石斛之乡”的美誉,属遵义市特色小城镇、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乡镇和全省健康养老小镇,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和“遵义市级文明镇”称号。

 

近年来,旺隆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使命,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遵义市和赤水市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农村社会风气稳步提升,农村精神面貌显著改善。

 

 

旺隆镇开展《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宣传志愿活动

 

坚持高位推进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旺隆镇始终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与党建工作牢牢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狠抓精神文明创建。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充分认识文明乡镇创建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制定了创建实施方案,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行业部门和各村(社区)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全镇党员和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提升素质能力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新时代大讲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道德讲堂、干部职工会等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在道路沿线、集镇以及村主要路段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创建等宣传标语,充分利用“红黑榜”、宣传栏、LED显示屏、应急小广播、院坝会等载体,高频次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完善基础设施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新建水库2个、山塘5个、水池55口、水塔126个,安装供水管道351公里,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完成电网改造项目48个、新建通讯机站32个,实现了农村住户安全用电和网络通讯全覆盖;新建农村产业公路295公里,硬化公路390公里,完成24公里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直接带动竹原料供给从2.3万吨增加到5.1万吨,人均增收近2000元。二是环境卫生不断改善。以“文明农家”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红黑榜”作用,发动群众培养良好的家庭卫生和生活习惯,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打造整洁有序、美丽舒适的宜居环境,实现“八净三规范”。

 

 

旺隆镇组织开展打快板宣传文明乡风活动

 

夯实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探索“返租倒包”模式,整合10个村合作社,创新组建旺斛种殖专业联合社推动以销促产,成立产业联合党总支,提出支部建在产业上、人才聚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的“三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思路,助推“1+4”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目前,旺隆发展石斛1.6万亩,种植坚果4万多株,年出栏乌骨鸡50万元,年产食用菌145吨,建成石斛生态观光园2个,基本形成了山上栽竹、竹下养鸡、林下种菌、石上种药、水中养鱼、薯上套果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格局,坚果、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点赞肯定。

 

坚持典型引领

 

聚力培育文明乡风

 

一是凝聚榜样力量。一方面重点表彰致富领头雁、生态环保标兵、助人为乐标兵、孝亲敬老之星、诚实守信标兵、文明农家、好公婆、好儿媳、最美志愿者113名等,引导群众学模范、学典型、学事迹,通过参与提升全民素质,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重点整治慵懒散漫、低俗庸俗、不敬不孝、失德失信等陈规陋习,通过志愿者服务引导,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二是传承家风家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家风家训晒上墙”,引导广大群众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社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群众中营造形成了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友爱、民风淳朴的文明乡风。三是扎实推进移风易俗。突出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按照“八无一讲一创”要求,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完善11个村(社区)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言行,建立健全11个红白理事会,择优选任“文明提调官”75名,全面加强大操大办、低俗婚闹、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歪风”治理,通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形成。

 

 

旺隆镇开展清明节文明祭扫宣传活动

 

立足文明实践

 

大力开展志愿服务

 

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合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成立志愿服务分队1个、志愿服务小队13个,结合旺隆产业发展实际成立“旺斛产销志愿服务队”,累计招募志愿者2158人。充分发挥退休老支书、“五老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村集体经济带头人等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科学发布并实施“坚定理想·筑梦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进”“一封家书”“小小文明监督员”等志愿服务项目100余个,实现了党的声音走进农家院坝、科学技术传到地头田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于群众心头。

 

━ ━ ━ ━ ━

 

来源:遵义文明网

 

编辑:郑也丨责编:丁一丨编审:张志立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 | 务川自治县:居住环境美,扮靓乡村新颜值!
新京号
让善意在直播间流淌:董海锋提出直播电商“向善长河”理念
商讯
大济乌石:文明之花绽放乡村振兴路
新京号
喜报!荣成市港西镇、烟墩角村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这些荣誉名单也同步揭晓~
新京号
邓航在汇川区宣讲调研
新京号
雄言:向着现代化未来之城奋勇前进
新京号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新京号
情定520!临泉举办一场特殊的集体颁证活动
新京号
“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 | 汇川区毛石镇“约”出和美乡风
新京号
城乡社区助老工程启动,多方力量驰援榕江 | 新京公益6月播报
公益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