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立春,意味春天到了吗?
人民日报
2023-02-02 15:05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通常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今年立春在2月4日。


谚语有云: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随着天气逐渐回暖,我国南方地区日照和降雨逐渐增多,一些地方已经“吹面不寒杨柳风”。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立春时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较为寒冷,有些地方甚至还在下雪,并没有进入自然意义上的春天。


按照气象学入春标准,当气温的滑动平均值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达到这个标准的第一天就是春季的起始日。根据这一标准,各地的入春进程自南向北有着显著差异。立春时节,我国广东、广西以及云南南部、福建东南部等地往往已经入春;四川东南部、福建北部等地则在2月逐步入春;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入春时间在3—4月;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以及青藏高原大部地区的春天要等到5—6月。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入春时间逐步提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春时间较上世纪80年代普遍提前了5—10天。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春意味着风和日暖,也意味着万物生长。人勤春来早,各地陆续入春后,春耕春播工作也自南向北陆续展开。值得注意的是,春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冷暖空气活动频繁。若是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遇并相持,极易形成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发生倒春寒现象。每年3—4月,倒春寒天气在南方易造成早稻烂种烂秧,在北方会对冬小麦和林果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需注意防范。


立春时节,虽然天气开始慢慢回暖,但早晚温差仍然很大,我们一方面应当及时关注最新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为出行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在大部分地区,也要注意保暖。民间俗语“春捂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注意保暖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对多变的天气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大家可用多层穿衣法来应对天气变化,保护身体健康。


作者为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人民日报记者李红梅采访整理


编辑 刘佳妮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惊喜!“鸟中国宝”首次在阜南“安家”,生下2只幼雏!
新京号
化债“百吨黄金”!孙宏斌现身:“融创最难时候已经过去”
房产
今日芒种|芒种迎高考,安全要知晓!
新京号
北京预计未来8天都有雨,气象专家回应“北京是否进入梅雨”
北京
打开北京的“N”种方式:四季就在出门左拐五分钟的地方
文化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文化
美国防部发布巨型钻地弹试爆画面 对伊核设施破坏效果遭质疑
第一看点
五味太郎:如果你想成为画家,就要自己去判断
文化
LABUBU一只难求!中国潮玩,何以潮向世界?
第一看点
李清照:相思无计可消除,既甜蜜又苦涩,如生如死丨周末读诗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