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时间”与“使命”是解读《流浪地球2》的关键词 |新京报评论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3-01-24 14:19
人类文明的传承,需要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完成。
▲1月24日,《流浪地球2》票房已突破10亿元。

据新京报报道,时隔四年,《流浪地球2》春节档公映,截至1月24日10时32分,影片《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1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101部票房破10亿元的影片。
作为一部续拍影片,《流浪地球2》如此受欢迎,说明四年时间里,观众并没有遗忘当年第一部电影带来的印象,也表明这部新作的质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讲述的是地球被1万个行星发动机推离轨道寻找新家园之前发生的故事。续集电影往往受困于最具戏剧冲突的情节已经被使用,无法开拓出新的创意看点,但《流浪地球2》挣脱了这一束缚,观众普遍反映第二部比第一部还要好看。
《流浪地球2》进入故事的速度更快,沙溢饰演的张鹏唠着“东北嗑”,几句话之后,情节被放置于宇宙宏大叙事当中。人物出场也简洁明快,没有在人物关系介绍上花费太多时间,把篇幅更多地留给了故事与特效。
《流浪地球2》展示的格局更大。这种格局最显而易见的是,摄影所使用的先进器材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当代观众对于视觉冲击,已经见多不怪,只要是一部电影能让观众发觉画面的绚烂与瑰丽,创作者必然付出了巨大的时间与精力。
《流浪地球2》的画面,进一步把刘慈欣原著中营造出来的地球末日景象刻画得越来越清晰,并且让人相信,在下一部作品中还会有进步空间。
观众觉察影片格局的角度与方式因人而异,有人信赖眼睛看到的画面,因为景物新鲜而兴致盎然;有人则着迷于创新立意与重大事件造成的心灵冲击。
在这方面,《流浪地球2》的太空电梯、月球核爆、行星发动机点火,都起到了格局拓展的作用,电影不吝笔墨,对三大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进行了刻画,观众于身临其境般的感受里,真正进入了电影世界内部。
▲《流浪地球2》海报。

对比变大的格局,人物反而显得更“小”,这是《流浪地球2》对比前一部的一个变化。
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在该片中尚年轻,有着年轻人的浪漫与莽撞,“狠劲”的消失,让人物亲和力增强;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并不关注其他,一门心思要让留在数字世界中的女儿拥有完整的一生;李雪健饰演的周喆直,是故事里“联合政府”的中国代表,“照着稿子念,一个字不少地念完”,这是他对年轻女发言人的交代。周喆直的严谨与举重若轻,也让观众对大人物的神秘感与敬畏感消失了,觉得他无非就是一位睿智的老人……
在《流浪地球2》的双线叙事模式中,图恒宇与女儿的交流,更具连续性。图恒宇的执念让人看到一位父亲的爱,更让人看到“数字生命”所打开的未知世界神奇之处。父女之间的情节设计,使得情感的力量,在末日感的包围下,展现出特殊的韧性与光芒。
这份情感也告诉观众,改变人类命运之手,不仅属于大人物,更属于小人物。正如片尾所表达的那样:人类文明的传承,需要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完成。
看完《流浪地球2》,会觉得“时间”与“使命”是解读它的关键词。
“人类的勇气,能够跨越时间”,“倒计时结束,就点火”,这些有关时间的描述,让人可以感受到随时落下的时间之刃,在给人类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创造着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而围绕“我们的人一定能够完成任务”,“危难当前,唯有责任”这些与使命有关的讲述,则是为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塑造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在这一点上,《流浪地球2》与其他经典科幻片的内核是一致的——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白点”,但却是几十亿人的栖息地。当全人类为了共同的命运而团结起来,任何一种剧情都天然包含有令人热泪盈眶的成分。
撰稿/韩浩月(专栏作家)
编辑/徐秋颖
校对/刘军
相关推荐
成人能从儿童文学里学到什么?|“凯奖绘本评论”专栏成书
文化
“买包不如买黄金”,消费者对路易威登新一轮涨价反应冷淡
财经
自制氢气球材料在网上贩卖,律师:若气球伤人卖家或同担责
时事
喊外国人来中国“买买买”,六部门详解离境退税政策细节
时事
一周碳要闻:半年时间,4大氢能愿景基本实现(碳报第141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碳报第140期)
财经
全国进入两会时间,多省份人大代表团召开“行前会”
时事
北大同学写了个代码!用你的生日查天气
新京号
起底直播间神药⑤ 专效修复、给血管洗澡,磷虾油话术围猎高脂族
健康
向内“动刀”、深度整合,蔚来求变
汽车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