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一刻钟“圈”出市民便利生活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3-01-17 11:53
北京市试点建设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意味着更多市民将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便捷、更丰富的公共服务。
关注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2023年1月2日,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心内,医护人员在门口等待居民咨询。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据新京报报道,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试点建设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步行15分钟左右为服务半径,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品质消费为目标的城市居民生活圈,它的试点建设,不仅畅通了城市经济的“微循环”,也给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截至目前,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成功入选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已培育建设东花市南里社区、西单北社区、古城南路社区等3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2023年,在原有数量基础上,北京市试点建设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数量扩张的背后,衔接着“2025年北京市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的建设目标,也意味着更多市民将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便捷、更丰富的公共服务,其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将明显提升。

优质的社区生活圈与多样的功能、便捷的交通出行以及多元的服务供给等密不可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是让市民群众从家步行出发的15分钟范围内,就能满足买药、问诊、健身、逛公园、购物、参加社区活动等各种日常生活所需,与之相对应的学校、超市、公园、银行、医院、快递站等网点需一应俱全,让各类服务资源集聚到居民家门口。这种就近的便利很好地衔接了“家”和“城市”,看似是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实也是城市治理在社区最后一公里的通经活络,背后则是在城市更新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守。

当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高质量覆盖,还需政府职能部门科学规划、市场主体把握商机,也需市民群众参与其中,多参加社区社会组织,汇聚多元社区治理力量。

去年底发布的《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显示,北京市将整体形成“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社区便民生活圈”成为北京市消费空间布局中的关键一级。其实,这也给广大市场主体提供了机遇,每个便民服务圈的建设都需以业态丰富的商业网点为依托,寻常巷陌里或许就有着不容小觑的消费群体。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和实现全覆盖,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同社区的情况不同、基础各异,在规划建设中的着力点也不尽相同,而整个便民服务圈的完成度则应可衡量、可比较。

这就要求不同区域既需因地制宜补短板,又需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灵活的建设办法。这也是开展试点建设的用意所在,以点带面,才能让成熟的经验做法及时发挥效用,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尽快推开。

北京在便民生活圈建设过程中,遵循此路径,打造划分标准和评价体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精准补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发展“一店多能”等,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开了开阔的发展方向,也是在为每位市民的美好生活全力护航。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徐秋颖
校对/陈荻雁
相关专题

聚焦2023北京两会

相关推荐
海淀南路融合更新今年有大动作,将打造城市公共生活会客厅
北京
“五一”即将来临,北京海淀推出五大主题板块、17项特色活动
北京
来望京“海棠花溪”打卡春日美景
北京
地铁→高铁→无缝接驳到怀柔
新京号
北京13区出现超10级阵风,下午风力更强!这个不约而同的决定,被大家猛赞→
新京号
打卡攒积分换奖品,亚奥商圈启动“健康环保行”公益活动
北京
北京朝阳推60多场电影活动,打造“没有围墙的电影乐园”
北京
外卖小哥滴滴司机注意了,海淀面向新就业群体发布87项服务项目
北京
不用再围着丽泽绕半圈了,丽泽路已通过验收,具备开通条件
北京
成都世运会特许零售店北京首店已开业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