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农科院成立多个“作物天团” 院士专家将在田间做科研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2023-01-13 18:51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核心命脉在产业。专家团成立后,将以科技为核心,发挥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以科技力量,支撑农作物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的形成。”

2023年1月12日下午,中国农科院召开产业专家团启动会,成立水稻、玉米、大豆、油菜、蔬菜五个产业专家团,由包括院士在内的顶级专家组成团队,以科技力量支撑产业发展,助力稳产保供和乡村振兴。

 

“农业科学家走出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才能发现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总结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农业科研项目,产出具有针对性和广泛适用性的科研成果,”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在启动会上表示,“解决农民提出的问题,是农业科学家们真正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


1月12日下午,中国农科院召开产业专家团启动会,成立水稻、玉米、大豆、油菜、蔬菜五个产业专家团。中国农科院供图

 

农业科技的力量在田野之间

 

2022年10月,中国农科院成立“小麦产业专家团”,这是该院成立的第一个由顶级专家组成的产业专家团,专家团成员常年奔赴农业生产一线,在田间地头展开田间课堂、技术推广、救灾减灾等科技支援工作。

 

吴孔明介绍,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三农中心工作,以科学技术支撑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工作。


启动会现场。中国农科院供图


在第一个专家团即小麦产业专家团成立之前,中国农科院就多次组织科技小分队,进入一线开展大规模应急性科技支撑稳产保供专项活动,如应对2021年河南洪涝灾害、2021年北方秋汛、2022年春小麦弱苗、2022年南方旱情等自然灾害时,中国农科院前后组成几十个科技小分队,共千余人次赶赴一线,到全国300多个县区开展科技指导服务。

 

从抗旱防涝,到虫口夺粮,科技小分队的探索,取得了诸多成果,吴孔明介绍,在300多个县区中,科技小分队组织线上线下“田间课堂”等各类科技指导培训活动近千次,累计从生产一线凝练科研选题三十余项,其中小麦、水稻、油菜等五个领域科研选题已通过立项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此外,在弱苗促壮、排涝、抗旱、应对病虫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小分队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中国农科院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全院科研团队,开始探索建立全方位、成建制、常态化的科技支撑机制,2022年成立的小麦产业专家团,即是一次探索,如今水稻、玉米、蔬菜、大豆、油料作物的产业专家团也相继建立,未来各种作物、畜禽品类,也都将逐渐建立产业专家团,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农业科技服务和支撑。”

 

粮食和农产品需求仍在增长

 

2022年,在经历了春季小麦弱苗、夏季南方旱情后,我国依然取得了丰收,实现连续十九年丰收、连续八年全国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吴孔明介绍,“粮食的丰产稳产,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但从全球视角看,世界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风险仍在不断增加,从国内看,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而破解这些难题,应对未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风险,科技仍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水稻是我国两大口粮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已经实现品种完全自主,但未来的发展中,仍有诸多难题待解,水稻产业专家团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介绍,在未来,产业专家团将在筛选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品种,加快中低产田等田块改造和地力提升、提升机械智能装备化和综合服务体系模式打造等方面,推动水稻产业的提质增效,克服南方丘陵地带机械化、中低产田改造等难题。

 

玉米是三大主粮之一,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全国种植面积保持在6亿亩左右,总产量保持在5500亿斤左右。作为饲料蛋白、工业、医用等多种用途的原材料,我国玉米生产仍存在难题,玉米产业专家团团长李新海表示,“作为我国第一大作物,玉米生产中,存在主产区干旱、高温、涝渍并存,主要病虫害频发等多种现象。”

 

大豆和油料作物的生产,事关14亿人的营养健康问题,也和国家战略安全息息相关,尤其是大豆,我国每年大豆消费量接近1.2亿吨,2021年,对外依存度达到85.5%,“全国每天吃掉的食物中,以大豆为原材料的,就有14.5万吨猪肉、11亿个鸡蛋、4.3万吨大豆油、3.7万吨豆腐等豆制品,”大豆产业专家团团长吴存祥介绍,“未来提高大豆产能,科技支撑是根本保障。”

 

我国同样是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产业专家团团长、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介绍,“中国14亿人口,每天要消费192万吨蔬菜。但蔬菜安全生产和周年供应面临重重威胁,如高产、优质、多抗、强适应性品种缺乏、极端气候影响、重大病虫害频发等,未来要长期实现稳产保供,科技支撑是根本途径。”

 

专家团是怎样成立的

 

面对粮食安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需求,科学家们将提供怎样的支撑力量?专家团又是怎样建立的?

 

吴孔明介绍,产业专家团是中国农科院按照“举院办大事”的组织模式,开展的科技支撑服务稳产保供的平台和抓手,专家团成立后,将为政府、农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及科研工作者等,提供决策、技术指导、素质培训、科研攻关等多方面的支撑,“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要下沉到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问题。”他说。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在启动会上讲话。中国农科院供图

 

和此前成立的小麦产业专家团一样,新成立的专家团同样阵容强大,包含院士、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各领域知名科学家等众多“农业科研国家队”的成员。

 

在水稻产业专家团组建中,胡培松介绍,专家团的规模达到120人以上,包含固定专家40人,合作专家80人以上。


在蔬菜产业专家团中,包含来自中国农科院10个研究所、20多个研究团队的专家,张友军介绍,依托这些力量,组建了一支固定人员40人左右,长期合作人员80人左右的队伍,在辽宁、甘肃、宁夏、山东、河北等蔬菜主产区,逐步建设10个蔬菜产业专家工作站。

 

“成立产业专家团,是一个契机,我们将在未来,推进形成高效指挥协调管理机制,多所联动、所地协同,构建‘集团军式’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做好为政府、企业、农民、科研工作的服务工作,”专家团依托单位代表、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核心命脉在产业。专家团成立后,将以科技为核心,发挥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以科技力量,支撑农作物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的形成。”

 

顶级专家团未来将做些什么?

 

以多位院士、首席科学家为主,组织国内各领域知名专家形成的团队,可谓农业科技领域的“顶级天团”,在未来,他们将会做哪些事情?

 

胡培松介绍,水稻产业专家团服务的范围,将覆盖北至黑龙江、南至广西广东等19省市,华南双季稻区、西南高原单季稻区、华中单双季稻区Ⅰ、 Ⅱ区、北方单季稻区等五个水稻主产生态区,并计划建立12个专家工作站,在未来三年,培训农技人员200名以上,帮助核心区水稻单产提升5%左右。“团队的重点任务,包括分析产业发展形势,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加强实用新品种技术供给、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研判产业风险形势、做好应急技术支撑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他说。

 

在蔬菜产业专家团中,未来的目标是持续改善蔬菜生产物质技术装备、推动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等,“2022-2025年,蔬菜单产比2021年提高5个百分点,机械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人均管理面积达到3亩,生产效率提高10%,培养带动新农人1000名左右。2025-2035年,蔬菜单产提高20%以上,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人均管理面积达到10亩以上,培养带动新农人10000名左右。”张友军说。

 

据介绍,专家团组成后,仍将延续和发扬科技小分队的经验做法,在未来,大量的顶级科学家,将长期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推动科技的普及和进步等,“‘科研命题从生产实践中来,科研成果到生产实践中去’,是产业专家团的工作原则和重要任务,专家团未来将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稳产保供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科技支撑。”吴孔明说。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全国特色科技小院知多少?
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小院”上升为国家行动
时事
“新农人”拼算法,科技种番茄决出冠军
商业
张福锁院士:科技小院的名字是农民取的
乡村
好种子北京育 种业之都十年筑基
北京
种子故事丨院士关注的“珍珠玉米”:山区农民与老种子的一百年
时事
土壤“三普” 一场时隔43年的“摸家底”
乡村
年终特稿丨2021充满艰辛与温暖 2022乡村仍是诗和远方
乡村
农科院启动沃田科技行动 未来10年增产10%以上
乡村
虫口夺粮 18亿亩农田上的持久战
乡村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