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云南发现2.44亿年前“奇异罗平龙”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2023-01-06 13:35
奇异罗平龙的发现为科研人员了解肿肋龙类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海相地层(2.44亿年前)发现一种新的肿肋龙科爬行动物,代表了多指节型鳍龙类最早出现的化石记录,将其命名为“奇异罗平龙”。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


奇异罗平龙正型标本及素描图。受访者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尚庆华研究员介绍,奇异罗平龙是在过去十余年对罗平生物群的持续研究中发现的。它体型像水生蜥蜴,是一种原始的鳍龙类,归入肿肋龙科。肿肋龙科和贵州龙科亲缘关系较近,在分类上同属于肿肋龙超科。但是,罗平龙的吻端很长,超过头长的一半,与短吻的贵州龙差异较大,代表了两者在摄食和运动上不同的生态适应。尖嘴长吻的“四脚蛇”化石,全长超过半米。


尖嘴长吻可能是为了帮助抓住猎物并在追逐快速游动的猎物时减少阻力而进化出来。奇异罗平龙的发现为科研人员了解肿肋龙类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奇异罗平龙头骨断层扫描及腹面复原图。受访者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徐光辉研究员介绍,奇异罗平龙与此前发现的长尾红河龙较为相似,但在吻部长度、背椎数目、前后肢指式、肱骨和荐肋等特征方面明显不同,因此代表了一个新的属种。尤其特别的是,奇异罗平龙前肢第三指上具有五节指节骨,这有利于增加桨状肢的柔韧性,以应对转向时脚蹼承受的流体动力。这种多指节现象在肿肋龙类尚属首次发现,也代表了迄今已知最古老的多指节型鳍龙类化石记录。


研究团队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揭示出奇异罗平龙头骨顶面、围眶骨和荐肋等解剖学特征。通过分析与食性相关的吻端、舌骨与下颌等长度比值数据,徐光辉等发现肿肋龙类存在吻部逐渐加长而舌骨相对下颌的长度逐渐减小的演化趋势。这说明在肿肋龙类的演化历史中,它们对于小鱼等猎物的侧向抓捕能力在逐步增加,但同时抓捕之后吞食的效率在逐渐减弱。


奇异罗平龙与其他海生爬行动物系统发育关系。受访者供图


三叠纪时期,罗平处于浅海环境,在该地区发现的中三叠世化石库被称为罗平生物群。云南罗平生物群和贵州盘县、兴义和关岭生物群一起,构成了国际闻名的滇黔中-晚三叠世海洋生物王国。这里曾经是无脊椎动物、鱼类和各种海生爬行动物的共同家园,是科研人员了解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之后海洋生态复苏的重要窗口,同时也留下许多未解之谜有待进一步发现和破解。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东北囤冬菜、福建簪花围:在菜市场的烟火气中感受真实中国
文化
她用一辈子时间环游了世界:博物学家玛丽安娜·诺斯的旅行回忆
文化
自驾活动丨出发要趁早!5月行摄洛克之路、泸亚线!(已成行)
新京号
中国发现全球最古老鸟类,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时事
从这里,重新认识贵州!
新京号
逝者|“机车老炮儿”张金成:不以谁骑快为豪
时事
自驾活动丨出发要趁早!5月行摄洛克之路、泸亚线!(已成行)
新京号
不挑车型的边境风景线!首条破万公路之旅,从这1500公里开始!丨G219路书系列
新京号
一间书房,两颗“大脑”
新京号
江户时代女性妆容背后的浮世众生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