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市通州区将打造“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2023-01-04 16:09
2023年,通州区将实现绿心三大文化设施精彩亮相、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一期建成投用。

北京市通州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今天(1月4日)开幕,通州区人民政府区长孟景伟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获悉,去年,通州区“五子”联动中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总消费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建安投资总量位列全市第一。


今年,通州区将以更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区域建设。继续保持千亿以上投资规模,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投资向高精尖产业、民生等领域倾斜,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在行政办公区等重点区域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

 

一年来,通州区强化“绿”字打底,低碳发展加力加速。成功摘取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又一金字招牌,同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地区和林业碳汇试点城市。

 

2023年,通州区将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完善碳配额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推进碳账户、绿色项目库、ESG投资等改革。全面推行绿色设计与建造,在行政办公区等重点区域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努力为北京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多贡献。


2023年绿心三大文化设施将亮相

 

过去一年,通州三大功能区日进日新,行政办公区二期进入装修施工冲刺阶段,运河商务区总计完工440万平方米,文化旅游区北部地块四大产业项目全部开工。重点工程进展迅速,三大文化设施基本完工,东六环入地改造西线隧道首段贯通,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全速推进。

 

特色小镇多点开花,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落成,北泡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台湖演艺小镇主题酒店正式运营,京城重工、图书城等提升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印象街等工程启动,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加快实施。

 

2023年,通州区将加快推进运河商务区重点组团、文化旅游区北部地块四大产业项目和各类总部项目建设,实现行政办公区二期基本完工、绿心三大文化设施精彩亮相、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一期建成投用。

 

全力确保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改造、六环高线公园、地铁6号线南延、M101线、通州堰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推动特色小镇联动发展,着力加快张家湾设计小镇北建院、北咨公司新总部,台湖演艺小镇图书城和宋庄首开印象街等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形成副中心多点开花、各美其美的小镇集群发展新格局。


加速先进制造等适宜产业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去年,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平谷线、厂通路加快建设,潮白河大桥正式开工,大运河京冀段实现全线旅游通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提速。111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门诊卡码通结,3654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区域通办,便民惠企合作范围持续扩大。“通武廊”医疗卫生协调联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入选全市“两区”建设改革创新经验。

 

孟景伟表示,通州今年将以更大格局建设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地铁平谷线等道路建设,织密交通“一张网”;围绕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谋划,加强北运河、潮白河综合治理,合力打造生态“一盘棋”;加速先进制造、配套服务等适宜产业向北三县延伸布局,探索促进职住平衡实施路径,拓展深化产业发展“一条链”;完善与北三县政务服务大厅线上互动和联动办理机制,扩大通办事项范围,推进区域政务服务“一站式”;增强养老、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资源辐射能力,加速公共服务“一条线”,推动形成更加紧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有序推进奥特莱斯和免税店建设

 

2022年,通州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大道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家亚洲首店、6家中国(内地)首店、46家北京首店落地发展,九棵树等传统商圈加速转型升级,新建和规范提升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网点93个,远洋乐堤港商业街实现竣工,北京首座户外智玩IP乐园阿派朗创造力乐园开园,环球主题公园带动文体娱乐业收入同比增长185.2%。

 

2023年,通州区还将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入开展文旅区项目招商,有序推进奥特莱斯和免税店建设,力促城市运动中心项目选址落地。推动远洋乐堤港、富力广场等开业运营,加速形成新的消费聚集。全方位开展特色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业态,打造“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全力推进景区消费向全域消费、日间消费向全时消费、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转变。

 

保障市疾控中心迁建和友谊医院二期等项目推进

 

民生方面,今年通州区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开工建设文旅区中小学,确保台湖镇公租房小学、东方厂安置房幼儿园等投入使用。启动运河小学教育集团等第三批集团化试点,推动城乡教育更加均衡。

 

构建“三甲医院+社区医院”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启动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有力保障市疾控中心迁建和友谊医院二期、安贞医院、区疾控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完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增强家庭医生服务效能,大力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这个暑期,上百场活动带你“玩转”北京城市副中心
北京
1600多场精彩演出!2025“运河有戏”演出季启幕!
北京
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动萧太后河水系通航,将新建沿岸文旅项目
北京
东城区发布10条中轴线文化探访线路,首次解锁巴士体验
北京
一站式聚齐“玩、逛、购”,2025北京直播电商购物节启幕
北京
初军威、刘洋到北京环球度假区调研,强调要借鉴北京文旅新地标发展经验,系统谋划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区配套设
新京号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水陆双栖”微度假综合体即将迎客
北京
北运河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将首次举行国家级龙舟赛
北京
尹力、殷勇到通州区调研,要求推动城市副中心做好文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北京
岭南“龙舟漂移”亮相京城 一图看懂北京端午去哪儿追龙舟?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