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日,新京报记者从2023年朝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朝阳区将建设、升级80家博物馆。此外,永通桥完成修缮,即将开放。
共建成42家城市书屋
2022年,朝阳区加强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朝图预借”平台实现办卡、借阅一键完成。微阅轩、书穹格艺术馆2家城市书屋建成。目前,朝阳区共建成42家城市书屋。朝阳区还开展114场“喜迎二十大 悦读阅朝阳”主题全民阅读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次约1032万。
2022年,朝阳区公共文化供给线上、线下齐发力,共开展各类系列文化活动约5369场,参与市民约4046万人次。朝阳文旅云平台发布惠民文化活动6784场,发放惠民票116万余张。
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朝阳区将打造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推动文化融入城市有机更新,在园区、商圈、街区等打造新一批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朝阳区还举办朝阳城市文化艺术活动,鼓励区内高校和文化艺术团体融入公共文化发展。
永通桥完成修缮,即将开放
朝阳区是京城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今年永通桥(八里桥)主体修缮后将开放,并完成《通惠河漕运图卷》数字化展示项目。
在推进文化事业产业融合贯通方面,朝阳区已出台文旅高质量发展15条举措,连续两年设立北京市朝阳区高质量文旅发展扶持资金,累计对26个项目进行扶持,投入扶持资金570.76万元。
朝阳区涌现出一批备受市民欢迎的休闲、娱乐、消费场所,其中798-751艺术街区、亮马河风情水岸、欢乐谷、大悦城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3年,朝阳将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深化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继续开展文旅融合,并推出一系列反映朝阳文化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活动。
将建设和升级80家博物馆
2022年,朝阳区发布了北京首个以“博物馆之城”为主题的系列报告——《2022年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研究》,推选中国紫檀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等14家“博物馆之城”建设示范单位,扶持补贴观复博物馆、今日美术馆、金台艺术馆等18家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培育崇德堂匾额艺术博物馆等4家博物馆,推动朝阳区多层级博物馆协调发展。
2023年,朝阳将继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推进实施《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方案》,完成80家博物馆的建设和提升改造。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陈静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