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12月30日,新京报记者从昌平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2023年昌平将推进新城东区控规落地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据悉本月12日,昌平新城东区南邵组团街区控规刚刚获批,这也是昌平推进老城区城市更新的又一进展。
据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显示,2023年昌平将提升重点区域功能品质,其中就包括刚刚于12月12日正式取得批复的昌平新城东区南邵组团街区控规。工作报告中提到,未来将推进新城东区控规落地,实施“策划+规划+计划”开发模式,探索“商业用地+居住用地”混合供应,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
新京报记者获悉,自2021年末开始,昌平新城东区先后经历了城市设计方案的征集、专家评审、以及在方案基础上的详细规划等环节。据昌平区副区长刘晓东此前介绍,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作为昌平新城“一主三副、一带一廊”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城的市民服务中心和文化产业集聚区,也是展示昌平区形象的重要窗口。
具体在自然环境方面,这里地处浅山向平原过渡地带,整体由西北向东南缓坡倾斜,背山面水,适宜集中连片开发建设;交通方面,这里有市郊铁路怀密线穿城而过,地铁昌平线贯通南北,设有地铁南邵站和北邵洼站,与中心城区互联互通高效快捷;在资源上,这里建成住宅小区众多、居住人口密集,已对接引入高水平三甲综合医院,公共服务设施品质一流;在产业上,毗邻沙河高教园、生命科学园等未来科学城功能组团,便于承接未来科学城关联产业和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同时也是一方创业的热土。
记者了解到,昌平新城东区规划功能定位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智慧产研创新园区。本次规划重点把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昌平新城定位的要求,新城与未来科学城的关系,新城东区与昌平老城的关系,注重规划人群画像,聚焦消费体验、产业创新、城市功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空间品质,山水环境的建设提升,实现聚势引人,兴产引人。
本次街区控规的批复,将全面加速昌平新城东区城市综合体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为近期储备供地做好规划支撑,对推动昌平新城东区高质量发展,建设活力新区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