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聚焦证照不全、人员资质问题,十三部门发文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2022-12-30 07:59
如何解决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资质不全问题、培训质量问题、从业人员缺乏资质问题?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如何解决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资质不全问题、培训质量问题、从业人员缺乏资质问题?12月29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上述问题做出明确要求。
 
证照齐全、资质合格是规范校外培训所需的前提条件。针对一些地方非学科类培训门槛偏低、鱼龙混杂的问题,《意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与学科类培训同样实行“先证后照”制度,须依法取得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后,再依法进行法人登记。
 
其中,行政许可的层级与学科类培训机构保持一致,线上机构为省级管理,线下机构为县级管理。因非学科类培训种类繁多、专业性强,规定由省级明确的相应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牵头制定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基本设置标准,设定行业准入门槛,保证服务质量水平。
 
针对非学科类培训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问题,《意见》要求非学科类培训内容应与培训对象的年龄、身体素质、认知水平相适应,符合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培训材料要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确保培训正确方向。
 
同时,培训机构要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风险防范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衡量一个机构是否正规的重要标准。教育部、人社部在2021年9月印发的《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中,即对非学科类培训从业人员作出规定,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
 
各行业主管部门也在规范从业人员资质要求。如,体育总局在2021年12月印发的《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中明确,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应持有以下至少一种证书:1.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2.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3.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颁发的体育技能等级证书;4.体育教师资格证书;5.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人才评价机构颁发的体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经省级(含)以上体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关证书。与此同时,各省份在出台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中,也对从业人员所需资质作出了细化规定。
 
针对从业人员资质问题,《意见》除要求所聘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相应类别的职业(专业)能力或具有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证外,还规定具体的职业(专业)能力资质标准可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明确,以便各部门、各省细化落实。
 
此外,在目前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正在开展的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中,也将核查从业人员资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不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将依法清退。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教育部发文将培训机构纳入全国平台统一管理,支持在线选课、退费
教育
教育部:培训机构应直接入驻或系统接入全国平台
第一看点
北京发布“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十条”!让孩子动起来、笑起来、强起来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江西开展“监管护苗”专项行动,聚焦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等
教育
全市首例,培训机构超出许可开展高中生学科培训被查
北京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